病名。见《外科正宗》。系脾经蕴热所致。症见睑缘生出小泡,渐长如菌状,头大蒂小,不痛不痒,甚者眼翻流泪,视物受障,经久不愈。治宜清脾泻热为主。用清凉圆煎水外洗,内服凉膈清脾饮加减。尚可酌情手术治疗。
见《中医方药学》。为小飞蓬之别名,详该条。
见《伤科汇纂》。即脑杓。详该条。
针刺术语。指保持针刺得气状态,不使消失。《素问·宝命全形论》:“经气已至,慎守勿失。”
见《陕西中草药》。为山胡椒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履岩本草》。为酸浆之别名,详该条。
见王旭高医书六种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即苏木散,见该条。
指足阳明筋的支筋,网维于目下胞。《灵枢·经筋》:“阳明为目下网。”
《外科精要》方。犀角、琥珀各一钱,人参、朱砂、茯神(一作茯苓)、酸枣仁各二钱,冰片一字(一作一分)。为末,用蜜收膏,每服弹子大一块,麦门冬煎汤化下,日五次。治咽喉口舌生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