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温阳利湿,详该条。
骨之呈长柱状者。如股骨、胫骨等。多中空如管,充藏骨髓。
见《广州植物志》。为阿利藤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眼视物不明的证候。《医贯》卷四:“火衰则有昏瞑之患。”参见目昏条。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魄,属神经活动中有关本能的感觉和支配动作的功能,亦为五脏精气所化生,古人认为属肺所藏。《灵枢·本神》:“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精气充足,则体魄健全,感觉灵敏,动作正确。参五脏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玉龙鞭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罗国纲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指头晕目眩。多由血气亏损,风邪上乘所致。《圣济总录》卷十六:“风头眩之状,头与目俱运是也。五脏六腑之精华,皆见于目,上注于头。风邪鼓于上,脑转而目系急,使真气不能上达
又称冲阳脉。三部九候诊法切脉部位之一。属足阳明胃经的经脉,位在足背胫前动脉搏动处。用以候脾胃。
阴气并结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切其脉并阴,并阴者,脉顺清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