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血不循经。指血液不按经脉运行而溢于脉外。临床多见于因气虚、气逆、血瘀、火热等原因引起的崩漏、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及瘀斑等症。
见《中国针灸学》。即手足小指穴之在足者。参手足小指穴条。
①十四经穴的简称。见该条。②五输穴之一。出《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输穴之一。十二经各有一个经穴,即经渠(肺)、阳溪(大肠)、解溪(胃)、商丘(脾)、灵道(心)、阳谷(小肠)、昆仑(膀胱)、复溜(肾)、
见《广西中草药》。为红毛走马胎之别名,详该条。
即产门不闭。详该条。
病名。指触感疫疠之气所致的黄疸。《明医杂著》卷二:“若时气发热,变为黄病,所谓瘟黄也。”《杂病源流犀烛·诸疸源流》:“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谓之瘟黄,杀人最急。”症见高热神昏,身目呈浑黄色,小便赤如
即开窍。详该条。
见伤寒六书条。
病证名。外邪侵犯足太阴经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属外所因。”又:“足太阴心痛,腹胀满,濇濇然大便不利,膈闭,咽塞。”参见心痛条。
出《串雅内编》。截,绝的意思。即控制疾病发作。例如用常山、草果等截疟,用白金丸治痫症,外治的点痣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