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祛风散

祛风散

①《卫生宝鉴》卷九方。蚕砂五斤,壁虎一条。白面四至五斤,蚕砂水淘净晒干,用白面拌为络索,晒干,壁虎焙干,共为末,每服一至二合,熬柏叶汤食前调下,日三次。治大麻疯。②《证治准绳·幼科》集二方。防风、生天南星、生甘草、制半夏黄芩各一两。为粗末,每服二钱,加生姜三片,水煎,不拘时服。治卒暴中风,言语謇涩,口眼斜,惊痰抽掣,痰实烦躁神昏有热,睡卧不稳。

猜你喜欢

  • 神效祛毒散

    《疡科选粹》卷四方。当归二钱,甘草节、皂角刺各五分,木鳖子一枚,炒僵蚕、炒穿山甲各一钱,大黄三钱,朴硝二钱,蜈蚣一条。后三味为末,前六味水、酒各半煎汤,空腹冲服。治便毒。

  • 醋哮

    病证名。见明·秦景明《幼科金鍼》。即哮拔、醋呛哮详该条。

  • 白睛抱红

    眼科病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白睛抱红之证,此邪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也。”即抱轮红。详该条。

  • 滋阴九宝饮

    《外科正宗》卷三方。川芎、当归、白芍药、生地黄、黄连、天花粉、知母、黄柏、大黄(蜜水拌炒)各二钱。水煎,空腹服。治悬痈蕴热结肿,小便涩滞,大便秘结,内热口干,烦渴饮冷,六脉沉实有力者。

  • 痘疹金镜录

    书名。又名《痘疹全婴金镜录》、《幼科痘疹金镜录》。3卷。明·翁仲仁撰。刊于1579年,原刊本未见,现存者均为本书的增补或改订本,故名称颇多。卷数有3卷本、4卷本不一。3卷本如《痘疹金镜录真本》(又名《

  • 悬水

    古病名。即玄水。十水之一。《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悬水者,先从面肿至足,其根在胆。”参见玄水、十水条。

  • 刘河间伤寒直格方论

    见《伤寒直格方论》条。

  • 龙门

    即玉门。出《脉经》。指已婚妇女而未经产的阴道外口。参见玉门条。

  • 五裁

    裁,节制。指疾病时对五味的节制。《灵枢·九针论》:“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等。

  • 状如鱼脬

    病证名。《张氏医通》卷八:“气轮努胀,不紫不赤,状如鱼脬,乃气分之证,金火相搏所致。不用导,惟以清凉自消。”即状如鱼胞,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