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竹叶汤

竹叶汤

金匮要略》卷下:竹叶汤

药方名称竹叶汤

处方竹叶20克葛根9克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3克附子6克大枣5枚生姜15克

功能主治温阳益气,疏风解表。治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

用法用量上十味,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温覆使汗出。

备注本方所治之证,属阳气不足,复感风邪所致。方中人参附子温阳益气,竹叶葛根轻清宜泄;桂枝桔梗疏风解肌;甘草生姜大枣甘缓和中,调和营卫。配合同用,既可扶正,又可散邪。

摘录金匮要略》卷下

《备怠千金要方》卷三:竹叶汤

药方名称竹叶汤

处方竹叶15克甘草茯苓人参各3克小麦15克生姜9克大枣14枚半夏9克麦门冬15克

制法上九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产后虚渴,少气力。

用法用量用水900毫升,煮竹叶小麦,取700毫升,去滓,纳诸药更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备怠千金要方》卷三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竹叶汤

药方名称竹叶汤

处方竹叶小麦各15克知母石膏各9克黄芩麦门冬各6克人参4.5克生姜15克甘草栝楼半夏各3克茯苓6克

制法上十二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五心热,手足烦,口干唇燥,胸中热。

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竹叶小麦,取800毫升,去滓,纳余药,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竹叶汤

药方名称竹叶汤

处方竹叶(切)30克地骨皮地黄(切)各15克栝楼石膏各24克茯神(一作茯苓)萎蕤知母生姜各12克 生麦门冬10克

制法上十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渴利虚热,引饮不止。

用法用量用水1.2升,下大枣10枚,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一八○补。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圣济总录》卷一○二:竹叶汤

药方名称竹叶汤

处方竹叶犀角木通(锉,炒)黄芩(去黑心)各30克玄参黄连(去须)车前子各33克芒消60克大黄(微炒)细辛(去苗、叶)各3克

制法上十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肝脏实热,眼赤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竹叶汤

药方名称竹叶汤

处方防风(去叉)黄芩麦门冬(去心)各30克 白茯苓40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妊娠子烦,心惊胆怯,终日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50毫升,加竹叶10余片,煎至17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

猜你喜欢

  • 点眼金华水

    药方名称点眼金华水处方黄连末1分,杏仁7枚(去皮尖双仁,细研),硇砂1块(豌豆大,研),乳香1块(黑豆大,研),铜绿1字(煅过),腻粉1钱匕(研),青古老钱3文(与诸药同浸),龙脑半钱匕(研),滑石半

  • 截瘴丸

    药方名称截瘴丸处方常山5两(醋炒7次),乌梅40粒(去核),槟榔40粒,甘草3两。制法上同炒,为细末,姜汁打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瘴病不问冷热,或1日一发,或2日一发,或3日一发。用法用量每服

  • 清营解瘀汤

    药方名称清营解瘀汤处方益母草60-100克,紫草15克,紫地丁30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生甘草30克。功能主治清泄络脉之热。主热壅络脉致瘀。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奚九一方

  • 导赤通气散

    药方名称导赤通气散别名导赤通气汤处方木通、生地黄、甘草、人参、麦门冬、石菖蒲、当归身。功能主治痘疹心虚,声不扬者。用法用量导赤通气汤(《麻科活人》卷三)。摘录《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 白藕汁膏

    药方名称白藕汁膏处方黄连末1斤,生地汁1斤,牛乳汁1斤,自然藕汁1斤。制法上将诸汁慢火熬膏,入连末为丸。功能主治消渴。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水送下,日服数次。摘录《丹溪治法心要》卷三

  • 玉露散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玉露散药方名称玉露散别名甘露饮(《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玉露饮(《活幼新书》卷下)。处方寒水石石膏各15克甘草(生)3克制法上同为细末。功能主治清热除烦,和中止泻。治小儿伤热吐泻

  • 理湿止痒扑药

    药方名称理湿止痒扑药处方地肤子1两,僵蚕5钱(炒),白鲜皮5钱,白芷3钱,荆芥穗5钱,茵陈5钱,败酱草5钱,白矾3钱(煅),益元散5钱。制法上为极细末,装布袋内。功能主治祛风理湿止痒。主用法用量随便擦

  • 敛肺汤

    《成方便读》卷四:敛肺汤药方名称敛肺汤处方百药煎、诃子皮、五味子、黄耆皮、白及片、胡桃肉、罂粟壳、甜杏霜。功能主治久嗽,纯虚无邪。各家论述方中百药煎、诃子皮、罂粟壳,皆清虚之品,入肺而敛其耗散;五味子

  • 独活续命汤

    药方名称独活续命汤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人参(去芦头)1两,黄芩1两,芍药1两,芎?1两,甘草(锉,炙)1两,防己半两,杏仁(去皮,炒黄,细切)1两,桂1两,防风(去芦头)1两半,附子(炮,去皮脐,

  • 八风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风丹药方名称八风丹处方滑石(细研)、天麻(酒浸),各一两。龙脑(研)、麝香(研),各一分。白僵蚕(微炒)、白附子(炮),各半两。半夏(白矾制)二两,寒水石(火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