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箬蒂

箬蒂

药材名称箬蒂

拼音Ruò Dì

英文名leaf base of Chequershaped Indocalamus

出处出自《本经逢原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箬竹的叶基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Indocalamus tessellatus (Munro) Keng f. 2.Indocalamus latifolius(Keng)McClure [Arundinaria lafitolia Ke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

原形态1.箬竹 植株呈灌木状。竿高0.5-2m,直径4-7.5mm;节间长约25cm,最长可达32cm,。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扁,多为绿色,节较平坦,竿环较箨环略隆起,节下方有红棕色贴竿的毛环。箨鞘长于节间,上部宽松抱竿,无毛,下部紧密抱竿,密被紫褐色伏贴状疣基刺毛,具纵肋;箨耳无,箨舌厚膜质,截形,高1-2mm。背部有伏贴微毛;箨片大小多变化;窄披针形,竿下部者较窄,竿上部者稍宽,易落。小技具2-4叶;叶鞘紧密抱竿,有纵助,背面无毛,或被微毛,无叶耳;叶舌高1-4mm,截形,叶片在成长植株上稍下弯,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0-46cm,宽4-10.8cm,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绿色,密被伏贴短柔毛;中脉两侧或仅一侧生有一条毡毛,次脉8-16对;小横脉明显,形成方格状,叶缘生有细锯齿。圆锥花序长10-14cm,花序主轴和分枝均密被棕色短柔毛;小穗绿色带紫,长2.3-2.5cm,几呈圆柱形,含5-6朵小花,小穗柄长5.5- 5.8mm;小德轴节间,被白色绒毛;颖有3片,纸质,脉上具微毛,第1颖长5-7mm,先端钝,有5脉,第2颖长7-10.5mm,具7脉,第3颖长10-19mm,具9脉;第1外样长11-13mm,背部具微毛;有11-13脉,基盘长0.5-1mm,其上有白色髯毛,第1内释长约为外样的1/3,背部有2脊,春间生有白色微毛,先端有2齿和白色柔毛;花药黄色。笋期4-5月,花期6-7月。 2.阔叶箬竹灌木状竹类。竿高可达2m,直径0.5-1.5;节间长5-22cm,微有毛,尤以节下方为甚;竿算宿存,质坚硬,背部常有粗糙的棕色小刺毛,边缘内卷,且有纤毛;箨舌截平,鞘口顶端有长1-3mm流苏状繸毛;小技顶端有1-3叶片;叶片长10-40cm,宽1.5- 8cm;花序上叶片较小,表面无毛,翠绿色,近叶绿处有小刺毛,背面灰白色,略生微毛,小横脉明显,边缘粗糙或一边平滑。圆锥花序基部常为叶鞘包裹,长6-23cm,或有时退化为仅有4-5小穗的总状花序;花序分校与主轴均密生微毛,小穗紫色或暗绿色,有5-9/小花,长2-4cm;内停稍短于外稃,稀有等长或较长于外稃,通常先端有2齿或有1凹头,背部有2脊,脊或脊间向上生稀疏的微毛,鳞被3;雄蕊3,花药大多紫色,颖果成熟后古铜色,状如麦穗,长约1cm。笋期4-5月,花果期1-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箬竹生于海拔300-1400m的山坡路旁。 2.阔叶箬竹生于林下或山坡。

资源分布:1.箬竹分布于浙江西天目山、衢县、湖南零陵阳明山等地。 2.阔叶箬竹分布于华东及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

性味甘;苦;凉

功能主治降逆和胃;解毒。主胃热呃逆;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涂。

各家论述本经逢原》:煎汤治胃热呃逆,其性较柿蒂稍平。取灰以香油调涂汤火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里红

    药材名称山里红拼音Shān Lǐ Hónɡ别名野山查(《西藏常用中草药》),扎巴兴罗玛涅买(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川梨的果实。9~10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原形态川梨

  • 芫花

    《中国药典》:芫花药材名称芫花拼音Yuán Huā英文名FLOS GENKWA别名南芫花、芫花条、药鱼草、莞花、头痛花、闷头花、老鼠花、癞头花、金腰带、浮胀草[根皮]来源本品为瑞香科植物芫花

  • 雄黄兰

    药材名称雄黄兰拼音Xiónɡ Huánɡ Lán英文名Common Crocosmia别名搜山虎、扭子药、山慈姑、搜山黄、黄大蒜、土三七出处始载于《庐山植物园栽培植物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

  • 观音莲

    《中药大辞典》:观音莲药材名称观音莲拼音Guān Yīn Lián别名海草(《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羽裂星蕨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左右。根

  • 九龙藤

    《中药大辞典》:九龙藤药材名称九龙藤拼音Jiǔ Lónɡ Ténɡ别名过岗龙(《生草药性备要》),乌郎藤(《中国树木分类学》),乌藤、串鼻藤(《广西中兽医药植》),燕子尾(《南宁市

  • 花酸苔

    《中药大辞典》:花酸苔药材名称花酸苔拼音Huā Suān Tái别名山海棠、公鸡酸苔出处《云南恳茅中草药选》来源为秋海棠种植物花叶秋海棠的全草。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肉质草本,高

  • 马刀肉

    《中药大辞典》:马刀肉药材名称马刀肉拼音Mǎ Dāo Ròu出处《纲目》来源为竹蛏科动物长竹蛏的肉。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寒,无毒。"功能主治①《纲目》:&quo

  • 鸡大腿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大腿药材名称鸡大腿别名大果上叶来源兰科鸡大腿Coelogyne esquirolii Schlechter,以假鳞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消炎,消

  • 蔗鸡

    《中药大辞典》:蔗鸡药材名称蔗鸡拼音Zhè Jī出处《中国新医药》9:11,1954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甘蔗节上所茁生之嫩芽。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甘蔗"条。功能主治主消渴。用法

  • 四季海棠

    药材名称四季海棠拼音Sì Jì Hǎi Tánɡ别名蚬肉海棠。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四季海棠的花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semperflorens Link et Otto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