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红帽顶

红帽顶

《中药大辞典》:红帽顶

药材名称红帽顶

拼音Hónɡ Mào Dǐnɡ

出处《陆川本草》

来源大戟科植物毛桐

原形态形态详"大毛桐子根"条。

性味《陆川本草》:"苦,寒。"

功能主治治湿疹,褥疮,背癣。

①《陆川本草》:"凉血,止血。治刀伤出血,洗疮。"

②《广西药植名录》:"治背癣。"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湿疹:红帽顶叶晒干研粉,外敷患处。(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②治褥疮:红帽顶、毛漆公叶各等量。晒干研末,清洁创面后,外敷。(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帽顶

药材名称红帽顶

拼音Hónɡ Mào Dǐnɡ

英文名leaf of Barbate mallotus

别名毛叶子。

出处出自《陆川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毛桐Mallotus barbatus (Wall.)Muell.-Arg.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lotus barbatus (Wall.)Muell.Arg.[Rottlera barbatus Wall.]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毛酮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l-4m。幼枝密被棕黄色星状绵毛。叶互生;叶柄长5-22cm,密被灰棕色星状绵毛;幼叶红色,质厚,绒状;叶片纸质,卵形或卵圆形,长13-30cm,宽12-26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盾状着生,边缘具疏细齿,不分裂或3浅裂,有时呈不规则波浪形,上面幼时密被星状绒毛,后渐变无毛,绿色,下面密被发棕色星状绒毛及棕黄色腺点,叶脉放射状,7-11条。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长可达30cm,花序柄被毛;花单性异株,偶有同株;无花瓣;雄花序通常分枝,长11-35cm,雄花5-8朵簇生,萼片4-5,稀3裂,披针形,长3-4mm,外面密被绒毛,内面有腺点;雄蕊多数;雌花单生于苞腋内,苞片长约4mm,萼4裂,稀3或5,外面被绒毛,子房圆形,有乳头状突起,被毛,4室,稀3或5,花柱3-5,基部合生,长3-4mm。蒴果扁球形,长1.2-1.6cm,直径1.6-2cm,被有1层厚达5mm的软刺和星状绒毛,基部具苞片3,合生,果柄长5-8mm;种子卵形,黑色,光亮。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000m的山地、坡地的疏林或港口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互生,卵形,基部圆,盾状着生,先端渐尖,长13-30cm,宽12-26cm,不分裂或3浅裂,边缘具疏细齿,下面密被星状绵毛及棕黄色腺点,叶脉放射状,9-11条;叶柄长5-22cm,密被星大辩论绵毛。气微,味苦、涩。

性味苦;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止痒;凉血止血。主褥疮;下肢溃疡;湿疹;背癣;漆疮;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或研末撒。

各家论述1.《陆川本草》:凉血,止血。治刀伤出血,洗疮。

2.《广西药植名录》:治背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独脚乌桕叶

    药材名称独脚乌桕叶拼音Dú Jiǎo Wū Jiù Yè出处《广东中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叶。性味苦,寒,有小毒。功能主治拔毒,消肿。治痈疮,瘭疽,足底石硬。用法

  • 山樱桃

    《中药大辞典》:山樱桃药材名称山樱桃拼音Shān Yīnɡ Táo别名朱桃、麦樱(《吴昔本草》),牛桃、英桃(《博物志》),婴桃、英豆(《BU录》),李桃、奈桃(孟珗),梅槐(《八闽通志》)

  • 栗寄生

    药材名称栗寄生拼音Lì Jì Shēnɡ别名柃寄生、螃蟹脚、吊兰、胡龙须、方叶子、樟木寄生、油茶寄生、梅子寄生、三稔寄生出处栗寄生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栗寄生,云南栗树上有之。长条下垂,扁茎密

  • 鸦片

    《中药大辞典》:鸦片药材名称鸦片拼音Yā Piàn别名底野迦(《唐本草》),阿片、阿芙蓉(《纲目》),亚片(《随息居饮食谱》)。出处《纲目》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罂粟果实中的液汁凝固而成。通常于果

  • 独龙

    药材名称独龙别名板薯、地儿多、蓑衣包、麻药、网脉三叶薯来源薯蓣科独龙Dioscorea triphylla L. var. reticulata Prain et Burk.,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

  • 大透骨消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透骨消药材名称大透骨消拼音Dà Tòu Gǔ Xiāo别名地檀香、透骨消来源杜鹃花科大透骨消Gaultheria forrestii Diels,以根、叶入药

  • 四照花皮

    药材名称四照花皮拼音Sì Zhào Huā Pí英文名Dendrobenthamiajaponi-cavar.chinensis(Osbem)Fang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四照花的树皮及根皮。拉

  • 山玉桂

    药材名称山玉桂拼音Shān Yù Guì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野黄桂的树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jensenianum Hand.Mazz.[C.pauciflorum H

  • 水葫芦七

    《中药大辞典》:水葫芦七药材名称水葫芦七拼音Shuǐ Hú Lu Qī别名登云鞋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水葫芦七的根。夏、秋采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全体有短毛。块根

  • 秋葡萄

    药材名称秋葡萄拼音Qiū Pú Tɑo别名扁担藤、野葡萄来源葡萄科秋葡萄Vitis romaneti Roman.,以茎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江苏、河南、四川、贵州。性味甘、微涩,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