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红黑二丸

红黑二丸

药材名称红黑二丸

拼音Hónɡ Hēi èr Wán

别名一点血岩丸子鸳鸯七、红白二丸(《神衣架中草药》)。

出处《神农架中草药》

来源秋海棠科植物中华秋海棠根茎。夏季开花前采挖根茎,除去须根,洗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根茎多为双球形,深褐色。茎圆柱形,直立,淡褐色,几不分枝。叶互生,薄纸质,阔卵形,长5~12厘米,宽3.5~9厘米,先端渐尖,常成尾状,基部心形,偏斜,边缘有锯齿,下面淡绿色;叶柄细长。豪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较小而稀疏,粉红色;雄蕊柱短于2毫米。蒴果长1.2~2厘米,有3翘。

生境分部生于山沟阴湿处。分布长江流域及陕西,山西、河北等地。

性味甘苦,微寒。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治跌打损伤,红崩白带,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浸酒或炖肉服。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扛黑二丸一两。泡酒服。

②治妇女红崩白带:红黑二丸五钱。炖肉服。

③接骨拔弹:红黑二丸、推屎虫、桐子树虫、南瓜瓤各等量。共捣烂敷伤处,每天换药一次。

④治痢疾,瘀血腹痛:红黑二丸三钱。水煎服或嚼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细叶七星剑

    药材名称细叶七星剑拼音Xì Yè Qī Xīnɡ Jiàn别名野香薷来源唇形科石荠宁属植物小花石荠宁Mosla cavaleriei L.,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收全草,晒干

  • 酸叶胶藤

    药材名称酸叶胶藤拼音Suān Yè Jiāo Ténɡ别名石酸藤、细叶榕藤、红背酸藤、黑风藤、斑鸪藤、十八症、风藤来源夹竹桃科酸叶胶藤Ecdysanthera rosea Hook

  • 赛莨菪

    药材名称赛莨菪拼音Sài Lànɡ Dànɡ别名山烟、唐古特山莨菪(《西藏常用中草药》)。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赛莨菪的根。9~11月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 细葛缕子

    药材名称细葛缕子拼音Xì Gě Lǚ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细葛楼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um acrui L.f. gracile(Lindl.)Woff[C.gracile L

  • 一扫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扫光药材名称一扫光拼音Yì Sǎo Guānɡ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双花千里光Seneeio dianthus Franch.,以全草入药。秋季采集全草,切段晒干。性味苦

  • 桂皮

    《中药大辞典》:桂皮药材名称桂皮拼音Guì Pí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或川桂等的树皮。冬季采取树皮,阴干。原形态①天竺桂(《海药本草》),又名:山桂

  • 青叶胆

    《中国药典》:青叶胆药材名称青叶胆拼音Qīnɡ Yè Dǎn英文名HERBA SWERTIAE MILEENSIS别名青叶丹、青鱼胆、走胆药、肝炎草来源本品为龙胆科植物青叶胆Swertia

  • 黄海葵

    药材名称黄海葵拼音Huánɡ Hǎi Kuí英文名yellow sea anemone别名海菊花、沙筒、海腚根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葵科动物黄海葵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棕竹

    药材名称棕竹拼音Zōnɡ Zhú英文名palm别名筋头竹、棕树、美三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竹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pis excelsa(Thunb

  • 香蓼

    药材名称香蓼拼音Xiānɡ Liǎo别名水毛蓼、红杆蓼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粘毛蓼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viscosum Buch.-Ham. Ex D.Don采收和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