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药机构。设于1370年(洪武三年)。由大使和副使各一人主管,其下于外府设提领,州县设官医,主管分发医药给军民及囚人的事宜。
见《证治准绳·疡医》卷二。即桔梗汤第三方,见桔梗汤条。
五疳之一。又名肥疳、食疳、奶疳。是疳疾中的最基本证候。由脾经蕴郁湿热所致。《古今医鉴》:“疳在脾,则面黄身热,腹胀肚大,好吃泥土,水谷不消,泄下酸臭,困睡,减食,消瘦。”有时吐泻,夹有蛔虫等。治以攻积
综合性医著。20卷。清·罗国纲辑。刊于1789年。本书综合了自《内经》以下的历代有关文献资料,加以选择会要,使前人的丰富经验,由博返约地供读者作为借鉴,故题名为“会约医镜”。内容首论脉法和治法大要,后
【介绍】:见严观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地不容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草药》。为胖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指足底。俗称脚底板。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麝香之处方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婴孩病源论》1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