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行风疹块

经行风疹块

病证名。亦名经行隐疹,经行癗。经前荨麻疹。指每值临经或行经期间,周身皮肤突起红疹,块形大小不一,或起风团,融合成片,瘙痒异常,经净渐退的病症。多因血虚风热血瘀所致。若因素体血虚,或久病失养,营阴暗耗,经行阴血益虚,血虚化燥生风,风盛则痒,症见经行风疹频发,瘙痒难忍,入夜尤甚,面色不华,治宜养血疏风,方用当归饮子(《外科正宗》)去川芎、加旱莲草,生地;若素体阳盛或过嗜辛辣,血分蕴热,经行时气血俱盛,风邪乘虚而入,与热相搏,遂发风疹,症见身发红色疹块,堆累成片,瘙痒难忍,遇风遇热加重,经量多,色鲜红,治以清热散风,方用秦艽牛蒡汤(《医宗金鉴》:秦艽牛蒡子枳壳麻黄犀角黄芩防风甘草升麻玄参)加生地、丹皮;若气机不畅,瘀血内阻,经行冲任失畅,经血渗溢肌肤,遇风则鼓之外出而发风疹,疹色呈瘀斑状,月经量少,有血块,子腹刺痛。治宜活血祛风,方用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加稀签草、紫草根、荆芥牛膝

猜你喜欢

  • 中毒气吐下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指小儿因肠胃脆弱,用药失当,不胜药势,造成吐泻不止,烦躁顿乏的证候。《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脾胃怯弱,脏腑嫩软,气血未壮,因服药不胜其味之毒,致烦躁闷乱,或口舌麻木

  • 目割

    为眼睑时时眨动的证候。《审视瑶函》谓本症有四:①两目连劄,或色赤,或时拭眉,此胆经风热,欲作肝疳,用四味肥儿丸加龙胆草。②有雀目眼劄,服煮肝饮兼四味肥儿丸。③有发搐目劄,属肝胆风热,先用柴胡清肝散,继

  • 食瓜果泄泻

    病证名。《幼科要略》:“稚年夏月食瓜果,水寒之湿,着于脾胃,令人泄泻,其寒湿积聚,未能遽化热气,必用辛温香窜之气。”可用平胃散、胃苓汤、七香饼之类。

  • 心包

    心包络的简称,详该条。

  • 瞀闷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昏昧兼烦闷的症状。《医学纲目》卷十六:“盖瞀者,昏也;闷者,烦也。凡瞀而不闷者,名曰昏迷。闷而不瞀者,名曰虚烦。今曰瞀闷者,谓昏迷虚烦并病。”

  • 穴位结扎疗法

    即穴位刺激结扎疗法,见该条。

  • 顺逆生翳

    病证名。症与逆顺生翳相同,但《世医得效方》卷十六认为:“翳自上而生下者为逆,自下生上者为顺。”与《银海精微》等的见解相反。参见逆顺生翳条。

  • 紫葳

    即凌霄花,详该条。

  • 一奇散

    《证治准绳·女科》卷五方。当归、川芎。为细末,每服二钱,水煎服。治产后头痛。

  • 得气

    ①指进行针刺时,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疼痛或触电样反应以及医生持针之下的沉紧等感觉。《灵枢·终始》:“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医学入门》指出:“如针下沉重胀满者,为气已至,若患人觉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