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蜈蚣
病名。即肉疙瘩。详见该条。
病名。即肉疙瘩。详见该条。
《疫喉浅论》卷下方。葛根、枇杷叶(绢包)、大豆卷、茵陈、薄荷、蚕蜕、牛蒡子、茯苓皮、通草、滑石、连翘、马勃。地浆水煎服。治疫喉红肿白腐,微汗身热,痧隐心烦,脘痞溲少,上喘下利,苔色灰潮而黄,脉濡带数。
见元机启微条。
【介绍】:见吴其浚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驳骨丹之别名,详该条。
药物学著作。清·徐大椿撰。1卷。刊于1736年。本书共辑《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100种,加以简要的注释,供初学参考。现有《徐灵胎医学全书》等刊本。
【介绍】:唐代医生。籍贯不详。撰有《医苑》1卷,已佚。
人体部位名。亦称丛毛、聚毛。生于足大趾背面爪甲后皮肤上者。《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还贯爪甲,出三毛。”
指人体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见阳气条。
出《名医别录》。为杜仲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二。即珍珠散第一方,见珍珠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