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①肓膜。《素问·腹中论》:“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②心下膈上的部位。参见膏肓条。

猜你喜欢

  • 风轮赤豆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轮上一颗如赤豆。详该条。

  • 燥凉

    病证名。见《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即凉燥。详该条。

  • 心热烦啼

    病证名。见明·万全《育婴家秘》。为小儿心热内盛而致的啼哭。《幼幼集成》:“心热烦啼者,面红色赤,或舌苔白涩,无灯则啼稍息,见灯则啼愈甚。治宜清心除烦,用导赤散加麦冬、灯心;甚者加黄连、龙胆草。”

  • 五君子煎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人参二至三钱,白术、茯苓各二钱,炙甘草一钱,干姜(炒黄)一至二钱。水煎服。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而兼湿者。

  • 妊娠唾血

    病证名。指鲜血与唾沫混杂而出。多由阴虚火旺,虚火上扰口舌及齿龈之络所致。治宜养阴清热为主。方用滋阴降火汤(白芍、当归、熟地、白术、天冬、麦冬、生地、陈皮、知母、黄柏、炙甘草、姜、枣)加减。

  • 无极丹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朱砂、薄荷冰各105克,甘草1800克,糯米粉720克,石膏480克,滑石360克,公丁香、砂仁、肉桂、紫豆蔻各7.5克,冰片60克,麝香、牛黄各0.9克。为细末,

  • 经来呕吐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亦名经来惯呕吐。多因饮后水聚不化,或胃弱食伤停滞所致。如伤于水饮者,呕吐多为食物夹水,治宜温中化饮,方用丁香散(公丁香、炮姜、白术);如食伤停滞者,兼见胃痛,宜消食导滞,方

  • 黄花柴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一枝黄花之别名,详该条。

  • 目眦溃烂

    病证名。见《医学衷中参西录》。即眦赤烂,详该条。

  • 北五加皮

    见《科学的民间草药》。即香加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