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卷五十三。又名火喘。指火热之邪,郁于肺胃,使肺气郁滞不宣,痰浊挟热,阻塞气道所致的喘息。症见喘急而口干舌燥,面赤唇红。因于肺热者,宜清肺泄热,用凉膈散;因于胃热便
见《得配本草》。为黄柏药材之一种,详该条。
【介绍】:见薛福原条。
【介绍】:见王朝弼条。
出《吴普本草》。为卤碱之别名,详该条。
医论著作。清·王德森撰。刊于1853年。此书先设证治杂论14篇,列举前人误治之案以警人,并对时医以平稳方药搪塞病家等时弊痛加针砭。其后列述湿温、麻疹、惊风、血证、喉症、暑病之方药证治。其中对“湿温用药
【介绍】:见何游条。
即远道选穴法,见该条。
十二经脉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少阴肾经,见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白背三七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