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肾虚证

肾虚证

肾气肾阴、肾阳不足所致的各种证候。《脉经》卷二:“肾虚,……病苦心中闷,下重,足肿不可以按地。”《圣济总录》卷五十一:“肾虚,论曰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若肾气虚弱,则足少阴之经不利,故其证腰背痠痛,小便滑利,脐腹痛耳鸣四肢逆冷,骨枯髓寒,足胫力劣,不能久立。”《本草经疏》:“肾虚,即肾水真阴不足。十八证,肾虚腰痛,属精气虚;骨乏无力,属阴精不足,虚主骨故也;骨蒸潮热,属精血虚极;梦遗泄精,属肾风有火;溺有余沥,属气虚;溺血血淋,属肾虚有火,热伤血分;伤精白浊,属房劳过度,以致精伤流出,似白浊证;五淋属肾虚,兼有湿热;精塞水窍不通,属房欲不竟,或思欲不遂,或惧泄忍精,或老人气不足以送精出窍;齿浮真牙摇动,及下龈软,或齿衄,属肾虚有热;下消,属肾阴虚,火扰下焦善恐,属肾气虚肾藏志故也;阴窍漏气,属肾气虚不固,肾主纳气,虚则不能纳,故见是证;疝,属虚寒,湿邪乘虚客之所致;……奔豚,属肾虚,脾家湿邪下传客肾所致。”方用补肾丸鹿茸丸补肾磁石丸等方。参肾病肾虚寒等条。

猜你喜欢

  • 冷利

    八利之一。小儿脾胃嫩弱,寒湿内侵或伤生冷,以致脾胃虚寒,运化失常。症见利下白色粘液,手足冰冷,渴喜饮热等。治宜温运脾阳。用附子理中汤等方加减。

  • 胎前

    指受孕后至分娩前的整个怀孕时期。

  • 桃仁红花汤

    《痧胀玉衡》卷下方。又名三十六号益象方。桃仁(去皮尖)、红花、苏木各一钱,青皮八分,乌药四分,独活六分,白蒺藜(去刺,捣末)一钱二分。水煎服。治痧症血结不散。

  • 芫花中毒

    病名。因服药或误服芫花过量,或因芫花根外用引产而出现中毒症状者。症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外用引产者更见阴道出血量多。严重者可见痉挛,抽搐,昏迷及呼吸衰竭。治疗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本草纲目》有

  • 头响

    脑鸣的别称。《四科简效方·内科通治》:“头响即脑鸣也。”详见脑鸣条。

  • 内床

    指牙齿受牙龈裹护的部分。《奇效良方》卷六十二:“外板则为牙,内床则为齿。”

  • 颈脉

    颈部的脉管,相当于人迎脉搏动处。《灵枢·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

  • 素食养生法

    饮食养生法之一。素食养生与荤食折寿是相对而言的。人类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发现,长期进食以荤食为主,容易导致疾病,肥肉厚酒,烂肠之食;高粱厚味,足生大疔。相反,素食饮食则较少罹患疾病,故食素者多能长寿,孙

  • 远道刺

    古刺法名。九刺之一。《灵枢·官针》:“远道刺(《针灸甲乙经》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指身体上部有病取用肘膝以下阳经(属腑)的穴位进行治疗。亦有指取用下肢足三阳经穴位或六腑下合穴者。以其针

  • 经来遍身浮肿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即经行浮肿。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