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溢
病名。即毛窍出血。详见该条。
病名。即毛窍出血。详见该条。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经行先期。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红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坤宁集》:“凡九窍有肉突出,皆名为痔。妇人阴中突肉,名阴痔。”相当于子宫脱垂、子宫粘膜下肌瘤等。有因肝郁或湿热者,阴户流黄水,宜解郁清热利湿,用龙胆泻肝汤或丹栀逍遥散;有
医史参考读物。2卷。杨蔚编。刊于1922年。本书按古音韵顺序,收集有关医学源流和史料,编成四言歌诀,其下注明出处。但内容比较繁芜零乱,并杂有神话传奇诸说。
参见舒卡·年姆尼多吉条。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为钩藤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丹溪心法附馀·盗汗》。阴汗之一种。详阴汗条。
拔罐法的古代名。出《本草纲目拾遗》卷二。详火罐法条。
病名。见《外科理例》卷三。多因肝经湿热而致。症见阴囊红肿坚硬而痛,或阴囊湿痒,全身寒热,尿道口有色白如脓的分泌物。治宜清热利湿化浊,用龙胆泻肝汤化裁。
病名。出《仙传外科秘方》。指生于颈后天柱穴处的痈或有头疽。因邪热结毒上攻而发。证见寒热疼痛,四畔焮赤肿硬,连于耳项。宜急托里,以防热毒入脑。参见有头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