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脉象统类

猜你喜欢

  • 经来浮肿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多因脾虚水湿不化,泛溢肌肤而致。宜调理脾胃,行气利水。用木香调胃汤(木香、陈皮、车前子、甘草、三棱、莪术、红豆蔻、大腹皮、砂仁、苍术、木通、萆薢、山楂、姜皮)。

  • 汪心谷

    【介绍】:见汪宦条。

  • 手阳明之别

    出《灵枢·经脉》。即手阳明络脉,见该条。

  • 何长治

    【介绍】:见何其伟条。

  • 临草

    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即临产。详该条。

  • 婆婆针线包

    见《本草纲目》。为萝藦之别名,详该条。

  • 腰骨损断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六。腰骨即腰椎。因跌打、坠撞所伤。局部肿胀、疼痛,折处压痛明显,畸形、活动受限,甚则坐、立、行步受限,严重者损及脊髓,出现下肢麻痹及瘫痪。治疗参见背脊骨折条。

  • 侧倚位

    针灸体位名。见坐位条。

  • 海草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海带之别名,详该条。

  • 得神

    即有神气。神是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是五脏精气的体现。审察神的得失是判断正气的盛衰、疾病的轻重和预后吉凶的重要内容。例如目光精采,神思不乱,言语清晰,面色润泽,气息平顺,肌肉不削,二便调畅,谓之得神。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