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脚气疮

脚气疮

病名。指足趾间及足底部的一种癣疾。出《医宗金鉴》卷七十一。又名臭田螺。由脾胃二经湿热下注,或由传染而得。初起趾间出现小水疱,瘙痒明显,搓破后流水,因反复发作趾间糜烂,擦去表皮,显露鲜红色糜烂面;甚者肿烂疼痛,流脓淌水,可引起足踝及小腿浮肿。另一种为趾间干痒,皮肤粗糙脱屑和皲裂。糜烂流水者服萆薢渗湿汤;染毒肿痛流脓者服黄连解毒汤外治:糜烂流水用六一散加枯矾外掺。干燥、皲裂用雄黄膏外搽;化脓时掺九一丹。即脚癣。

猜你喜欢

  • 因地制宜

    治疗基本法则之一。按照地域环境的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各个地区的气候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和体质特点、发病情况亦有差异,如南方炎热多雨,地势卑湿,病人往往出现湿热的证候;北方少雨干燥,容易出现燥证

  • 胎气上逆

    病证名。因肾阴虚损,肝气偏盛,胎气上逆,上冲心胸。症见烦躁不安,甚则胁痛,喘急。参见子悬条。

  • 治痘大成

    见摘星楼治痘全书条。

  • 房中术

    古代的一种养生健身术,别称阴道,介绍男女性生活中的种种保健方法。此术汉代最盛,唐以后渐趋没落。现存最完整的房中术记载是《医心方》卷二十八。其他诸书也有散见,如《千金方》、《墨娥小录》、《遵生八笺》等。

  • 子疟

    见《盘珠集胎产证治》。即妊娠疟。详该条。

  • 棕毛

    见《普济方》。为棕榈皮之别名,详该条。

  • 乌龙摆尾叶

    见《湖南药物志》。为乌泡刺叶之别名,详该条。

  • 肝热淋症

    病名。指淋症因肝火阻滞下焦所致者。见罗应章《经验医库·溲淋》。症见小便淋漓,溺出痛如刀割,或见阴肿,心烦,脉细数。宜用止痛四物汤。参见淋条。

  • 经行头痛

    病证名。亦名经来头痛,经行辄头痛。指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症的病症。多由气血虚弱、阴虚肝旺、肝郁气滞、血瘀、痰湿所致。若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失血伤气,经行时阴血下注冲任,气血益感不足,髓

  • 齿发去

    牙齿和头发脱落。人体到一定年龄以后,因肾气虚衰,天癸竭,而毛发、牙齿脱落谓之齿发去。《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七八(五十六岁左右),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