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证类型之一。因感受风寒之邪,出现以恶寒发热、无汗、体痛,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为特征的证候。
见《福建中草药》。为空心苋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阿利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形瘦经少,此气血弱也。宜服加味四物汤(四物汤加人参、香附、甘草、生姜、大枣)。”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笔仔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述古斋医书三种条。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小儿偏风,详该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二。沙通痧。详痧条。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木疡。因肝经实热或阴虚火炎所致。本病黑睛上发生一个或数个圆形小颗粒样突起,实者小而痛涩,虚者大而昏花,日久反复,黑睛云翳,影响视力。严重者,可变生花翳白陷,甚致溃穿黑睛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蝴蝶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