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膈内拒痛

膈内拒痛

指胸膈部疼痛拒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多由正邪相搏于胸膈所致。《医学衷中参西录·太阳病大陷胸汤证》:“膈内拒痛者,胸中大气与痰水凝结之气,互相撑胀而作痛,按之则其痛益甚,是以拒按也。”

猜你喜欢

  • 肝郁经行先后无定期

    见《中医妇科学讲义》。经行先后无定期证型之一。多因恚怒伤肝,肝郁气乱,气乱则血亦乱,冲任胞宫蓄溢失常。症见经期先后不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稠粘,抑郁不乐,时欲叹息,胸乳胀闷不舒,或小腹胀痛等。治宜舒肝

  • 清肠润燥

    润燥法之一。治疗大肠燥热而便秘的方法。患者大便干结、口臭唇疮、面赤、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实,用麻仁丸。

  • 真脏色

    五脏精气败露的颜色。其色显而不泽,枯槁无华。《素问·五脏生成》描述的“青如草兹”、“黄如枳实”、“黑如始”、“赤如衃血”、“白如枯骨”等,均是真脏色的出现,显示内脏有较严重的疾病。例如黄色,若面目全身

  • 谦斋医学讲稿

    书名。秦伯未撰于1964年。全书选录作者有关中医学术方面讲稿十二篇,包括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五行生克的临床运用、气血湿痰治法、种种退热法、温病、肝病、水肿、腹泻、感冒论治等专题。讲述中结合个人临床经验

  • 鲮鲤甲

    出《名医别录》。为穿山甲之别名,详该条。

  • 在侧胸部,由腋部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分的统称。《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

  • 病名。出《素问·五脏生成篇》。古代与咳同义。后世以有痰无声或声不甚响者为嗽。《宣明论方》卷九:“夫嗽者,五脏皆有嗽,皆因内伤脾胃,外感风邪,皮毛属肺,风寒随玄府而入,腠理开张,内外相合。”《奇效良方》

  • 野杨梅

    见《救荒本草》。为蛇莓之别名,详该条。

  • 龙虎升腾

    即龙虎升降,见该条。

  • 表热里寒证

    证名。指表热、里寒症状同时存在。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多因本体虚寒,外感温邪所致。详见表热证、里寒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