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芭蕉叶

芭蕉叶

《中药大辞典》:芭蕉叶

药材名称芭蕉叶

拼音Bā Jiāo Yè

出处《纲目》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叶片,全年可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

性味甘淡,寒。

①《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大寒,无毒。"

②《江西草药》:"性凉,味淡。"

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肝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解毒。治热病,中暑,脚气,痈肿热毒,烫伤。

①《本草再新》:"治心火作烧,肝热生风,除烦解暑。"

②《现代实用中药》:"利尿。治脚气,外用消痈肿。"

③《中国药植图鉴》:"皮及叶:敷蜂、虻刺伤处,可止痛,并有止血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肿毒初发:芭蕉叶研末,和生姜汁涂。(《圣惠方》)

②治烫伤:芭蕉叶适量,研末。水泡已破者,麻油调搽;水泡未破者,鸡蛋清调敷。(《江西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芭蕉叶

药材名称芭蕉叶

拼音Bā Jiāo Yè

英文名Leaf of Japanese Banana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a basjoo Sieb. Et Zucc.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碎,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芭蕉,多年生丛生草本,高2.5-4m。叶柄粗壮,长达30cm;叶片长圆形,长2-3m,宽25-30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不对称,叶面鲜绿色,有光泽。花序顶和,下垂;苞片红褐色或紫色;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于花序下部;雌花在每一苞片内10-16朵,2列;合生花被片长4-4.5cm,具5(3+2)齿裂,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先端具小尖头。浆果三棱状,长圆形,长5-7cm,具3-5棱,近无柄,肉质,内具多数种子。种子黟 以,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宽6-8mm。花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秦岭淮河以南可以露地栽培,多地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

资源分布:我国台湾可能有野生。

性味味甘;淡;性寒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解毒。主热病;中暑;水肿;脚气;痈肿;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烧存性研末,每次0.5-1g。外用:适量,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本草再新》:治心火作烧,肝热生风,除烦解暑。

2.《现代实用中药》:利尿。治脚气,外用消痈肿。

3.《中国药植图鉴》:皮及叶:敷蜂、虻刺伤处,可止痛,并有止血作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七叶一把伞

    《全国中草药汇编》:七叶一把伞药材名称七叶一把伞拼音Qí Yè Yì Bǎ Sǎn别名倒卵叶六驳来源樟科黄肉楠属植物倒卵叶黄肉楠Actinodaphne obovata

  • 青丝线

    药材名称青丝线拼音Qīnɡ Sī Xiàn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爵床科植物枪刀药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小灌木,高约1米。枝草质,棱柱状,被短柔毛,外表灰褐色,

  • 丽春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丽春花药材名称丽春花拼音Lì Chūn Huā别名虞美人来源罂粟科丽春花Papaver rhoeas L.,以花、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南方栽培。功能主治镇咳,镇痛,止泻。主

  • 水苋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苋菜药材名称水苋菜拼音Shuǐ Xiàn Cài别名水马桑、水豆瓣、肉矮陀陀来源千屈菜科节节草属植物圆叶节节菜Rotala rotundifola (Buch

  • 异穗卷柏

    药材名称异穗卷柏拼音Yì Suì Juǎn Bǎi英文名Extensive Spikemoss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异穗卷柏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

  • 海虾

    药材名称海虾拼音Hǎi Xiā别名大红虾(《本草拾遗》)。出处《纲目》来源为对虾科动物对虾或龙虾科动物龙虾等海产虾的肉或全体。原形态①对虾(《纲目》),又名:宁虾(《粤志》),明虾。体长两侧扁,雌性长

  • 胃友果

    药材名称胃友果拼音Wèi Yǒu Guǒ别名野樱桃。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野扇花Sarcococca ruscifolia Stapf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rcococca ruscif

  • 卵叶贝母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卵叶贝母兰药材名称卵叶贝母兰拼音Luǎn Yè Bèi Mǔ Lán别名有瓜石斛来源兰科贝母兰属植物卵叶贝母兰Coelogyne occultata

  • 赤楠根

    药材名称赤楠根拼音Chì Nán Gēn别名叫耳蒙根出处赤楠,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原名"牛金子",云:"牛金子,江西处处有之。丛生小科,硬茎褐色,叶如榆叶而小,无齿,亦微团,附茎甚密,秋开·小紫花

  • 苦茶叶

    《中药大辞典》:苦茶叶药材名称苦茶叶拼音Kǔ Chá Yè别名小白蜡、苦味散、苦丁茶(《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日本毛女贞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常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