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花叶矮沱沱

花叶矮沱沱

《中药大辞典》:花叶矮沱沱

药材名称花叶矮沱沱

拼音Huā Yè ǎi Duò Duò

别名地黄连(《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花叶细辛、花叶寻胆(《四川中药志》)。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楝种植物地黄全草

原形态亚灌木,高10~15厘米。茎通常不分校。复叶互生,小叶3片,上面触之粗糙,下面有短柔毛;顶端小叶较大,卵圆形至椭圆状卵形,长3~6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钝尖,边缘有稀疏的大钝齿,基部阔卵形;侧生小叶片近圆形,长2~2.5厘米,宽1~2厘米。聚伞花序腋生,一般为3朵集生;总花梗长6~7毫米;花基部具线形苞片3片;萼5深裂,裂片披针形,绿色,外被细短毛;花冠白色,下部联生成筒状,裂片倒卵形,先端钝尖;雄蕊10,中部与下部联合成筒状,先端10裂,药10枚,生于筒顶;子房5室,每室有2胚珠。蒴果扁球形,被细柔毛,5棱,裂为5瓣,每室有种子1~2粒。花期7月。

生境分部生于中山地区。分布四川。

性味性平,味淡,无毒。

功能主治治五痨咳嗽,跌打损伤及风湿病;外敷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花叶矮沱沱、阎王刺、小血藤、地胡椒。煎水加白酒少许服。

②治风湿病:花叶矮沱沱、岩豆藤、破骨风筋骨草。熬水加酒作引服。(性味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花叶矮沱沱

药材名称花叶矮沱沱

拼音Huā Yè ǎi Duò Duò

别名花叶细辛、花叶寻胆、土黄连

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地黄连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nronia sinica Diel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去净泥土,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地黄连 矮小灌木,高10-15cm。茎通常不分枝。奇数羽状复叶互生,被短柔毛;小叶3,稀为5,顶生小叶较大,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长3-6cm,宽2.5-3.5cm,先端锐尖而钝,基部宽卵形,侧生小叶近圆形,长2-2.5cm,宽1-2cm,上面触之粗糙,下面有短柔毛,边缘有稀疏粗锯齿。聚伞花序腋生,通常具3花;花白色,长约3cm;萼片5,披针形,外面被细短毛;花瓣5;雄蕊的花丝筒先端10裂,花药10。蒴果扁球形;被细柔毛。花期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阴处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风化硝

    药材名称风化硝拼音Fēnɡ Huà Xiāo来源芒硝的一种风化产品。一般以冬季制作为宜,将芒硝放入平底盆中,置于通风处吹晾,待表面产生白霜,将其刮下即得。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咸、苦,寒。功

  • 藤仲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仲药材名称藤仲拼音Ténɡ Zhònɡ别名毛叶藤仲、土杜仲、刹把龙喃、瓣裂鹿角藤来源夹竹桃科鹿角藤属植物毛叶藤仲Chonemorpha valvata Cha

  • 五月茶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月茶药材名称五月茶拼音Wǔ Yuè Chá别名五味叶、酸味树来源大戟科五月茶Antidesma bunius (L.)Spreng.,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南

  • 紫金皮

    药材名称紫金皮拼音Zǐ Jīn Pí别名火把草、胖关藤、掉毛草(《云南中草药》),紫金藤(《云南中草药选》),黄藤根(《广西植物名录》)。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卫矛科植物昆明山海棠的全株

  • 纤毛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纤毛婆婆纳药材名称纤毛婆婆纳拼音Xiān Máo Pó Pó Nà来源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长果婆婆纳Veronica ciliata Fisc

  • 白鬼笔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鬼笔药材名称白鬼笔别名鬼笔、鬼笔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白鬼笔Phallus impudicus L. ex. Pers.,以菌柄及菌托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雨后,产生在

  • 短柄五加

    药材名称短柄五加拼音Duǎn Bǐnɡ Wǔ Jiā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短柄五加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brachypus Harms[Eleutherococcus

  • 野扇花果

    药材名称野扇花果拼音Yě Shàn Huā Guǒ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黄杨科植物野扇花的果实,秋、冬或春季采。原形态详"胃友"条。功能主治养肝安神。复方治头晕,心悸,

  • 白花杆

    药材名称白花杆拼音Bái Huā Gǎn别名建德山梅花、土常山[浙江东天目]、山梅花来源虎耳草科绢毛山梅花Philadelphus sericanthus Koehne,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

  • 河豚子

    《中药大辞典》:河豚子药材名称河豚子拼音Hé Tún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鲀科动物弓斑东方鲀、虫纹东方鲀、暗色东方鲀的卵子。性味《本草拾遗》:"有大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