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苘实

苘实

药材名称苘实

拼音Qǐnɡ Shí

别名顷麻子(《产乳集验方》),茼麻子(《圣济总录》),空麻子(《江苏植药志》),磨盘树子(《江西民间草药》)。

出处《唐本草》

来源锦葵科植物苘麻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后,打下种子,筛去果皮及杂质,贮藏于干燥处。

生境分部主产四川、河南、江苏、湖北。此外,安徽、山西、河北、湖南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种子呈三角形或卵状扁肾形,一端较尖,长径3.5~6毫米,短径2.5~4.5毫米,厚1.1~2毫米。表面暗褐色或灰褐色,有不明显的稀疏短毛。肾形凹陷处有线形的种脐,淡棕色。种皮坚硬,剥落后可见胚根圆柱形,下端渐尖,子叶心形,两片重叠,然后再折曲。气微味淡。以籽粒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油15~17%,其中58%为亚油酸。

性味《唐本草》:"味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赤白痢疾,眼翳,痈肿,瘰疬。

①《唐本草》:"主赤白冷热痢,散服饮之;吞一枚,破痈肿。"

②《纲目》:"主眼翳瘀肉,起倒睫拳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散剂。

复方①治赤白痢:顷麻子一两。炒令香熟为末,以蜜浆下一钱,不过再服。(《产乳集验方》)

②治目生翳膜,久不愈者:苘实,上一味为末,取豮猪肝薄切,裹药中令相着,缓火炙肝熟为散,临卧陈米饮调下二钱匕。一法酽醋为丸,每服二十丸。一法取苘实肉囊蒸一次,暴干为末,或散或蜜丸,温水下。(《圣济总录》棘实散)

③治瘰疬:茼麻果实连壳研末,每用二至三钱(小儿减量),以豆腐干一块切开,将药末夹置豆腐干内,水煎,以汤内服,以豆腐干贴患处。如无果实,可用苘麻幼苗(约五寸高上下)二至三株,作为一剂,同豆腐煮,服用法同上。(《江西民间草药》)

④治麻疹:苘麻子二至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备注本品在市场上大多作冬葵子用。考历代《本草》中冬葵子、苘麻子各有专条,功用亦不相同。参见"冬葵子"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地骨皮

    《中国药典》:地骨皮药材名称地骨皮拼音Dì Gǔ Pí英文名CORTEX LYCII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 或宁夏枸杞Lycium bar

  • 空心苋

    《中药大辞典》:空心苋药材名称空心苋拼音Kōnɡ Xīn Xiàn别名空心蕹藤菜、水蕹菜(《福建中草药》)。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苋科植物空心莲子草的根或茎叶。全年可采,多鲜用。原形态空心

  • 麦门冬

    《中药大辞典》:麦门冬药材名称麦门冬拼音Mài Mén Dōnɡ别名麦冬(《药品化义》)出处《本经》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沿阶草的块根。商品大多为栽培品。浙江于栽培后第三年立夏时采挖,称

  • 金鸡勒

    《中药大辞典》:金鸡勒药材名称金鸡勒拼音Jīn Jī Lè别名金鸡纳(李承祜《药用植物学》)。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红色金鸡纳树或其它几种同属植物的树皮、枝皮及根皮。采收的方法有多

  • 毛贯众

    《中药大辞典》:毛贯众药材名称毛贯众拼音Máo Guàn Zhònɡ别名小龙骨、小贯众、蕨难脑、蕨务子。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多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全年可采。

  • 玉龙鞭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龙鞭药材名称玉龙鞭拼音Yù Lónɡ Biān别名大种马鞭草、大兰草、倒扣藤、牛鞭草、狮鞭草、万能草、玉郎鞭、铁索草、假马鞭、倒困蛇来源马鞭草科假败酱Stac

  • 曼陀茄根

    《中药大辞典》:曼陀茄根药材名称曼陀茄根拼音Màn Tuó Qié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曼陀茄的根。夏季采集,洗净晒干。原形态曼陀茄,又名:向阳花、茄参

  • 马桑树皮

    药材名称马桑树皮拼音Mǎ Sānɡ Shù Pí出处《贵州草药》来源马桑科植物马桑的树皮。功能主治治白口疮:鲜马桑皮五分,捣绒,用青布包好,含口内,五分钟后取出,隔时再含,一日数次

  • 厚叶沿阶草

    药材名称厚叶沿阶草别名达山来源百合科厚叶沿阶草Ophiopogon jaburan (Kunth) Lodd.,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辛,微温。功能主治活血通络,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痹痛,瘫痪,

  • 甜草

    药材名称甜草拼音Tián Cǎo别名野甘草、山甘草出处《江西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广州耳草的全草。夏季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直立,秃净,高30~50厘米,基部木质。枝圆柱形或有不明显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