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三。即悬雍肿。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即八爪金龙,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又名唇瞤、唇颤动,本病多因胃经湿热,外感风邪,风热相搏而成。多发于下唇。初起红肿发痒,继则破裂流水,痛如火燎;如风盛过燥,则口唇干裂脱屑,状若无皮,日久口唇瞤动不止。治疗:初
出《四声本草》。为硇砂之别名,详该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乌梅之别名,详该条。
①食管上口(咽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气通于嗌。”《甲乙经》:“嗌作咽。”②喉咙。《素问·血气形志篇》:“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土栗。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旦中,又号鼓峰。浙江鄞县人。为当地名医,撰有《医家心法》、《四明心法》、《四明医案》(均1725年)等书。曾与吕留良结交,共论医术,对吕有一定影响。
出《灵枢·骨度》。即骶骨、尾骨所在部位。参见尾骶骨条。
见修事指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