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指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等性质和功能。
《中国妇科病学》引石芾南方。益母草、丹参、桃仁、当归、益元散各9克,藕汁15克,童便30克。水煎,加童便冲服。治恶露不下,热甚烦躁,不欲近衣,瘀热内结之症。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即目赤烂。详该条。
书名。8卷。清·沈明宗撰于1693年。沈氏于《伤寒论》注家中,比较推崇方有执、喻嘉言,认为《伤寒论》中所谈六气外感,主要是“风伤卫、寒伤营”,“而括燥湿于寒伤营,春夏温热该于风伤卫”(见自序)。并批评
炼丹用的五种药物。见《抱朴子内篇·金丹》。五石为:丹砂,雄黄,白,曾青,慈石。
出《救荒本草》。为莕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大巢菜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三间,见该条。
即腓腨,详该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即胎前头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