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胀病之一。《灵枢·胀论》:“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医醇賸义·胀》:“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气血皆少,为清静之腑,寒气干之,故胁痛口苦;气郁不舒,故善太息也。当轻扬和解,后
同样都是以保养精气为目的。《灵枢·五乱》:“补泻无形,谓之同精。”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六。即前臂尺、桡骨骨折。详见臂骨伤条。
见《温病条辨》卷一。即至宝丹,见该条。
病名。①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二。即腮痈之小者。详该条。②出《疡医准绳》卷三。指颊疡。详该条。
见脉诀条。
即七宝散第一方,见七宝散条。
脉搏只现于寸部,关、尺两部不能察觉到脉动的一种脉象。《伤寒论·平脉法》:“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
喘而气逆的简称,即喘证。见《素问·脉要精微论》。《症因脉治·喘症论》有外感喘逆、内伤喘逆等论述。详喘证各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漏芦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