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补肾阳

补肾阳

补阳条。

猜你喜欢

  • 小儿则古方

    见小儿则条。

  • 产后伤风

    病证名。指产后气血两虚,风邪外乘而言。症见鼻塞声重,流清涕,自汗,恶风等。若恶露未尽,而小腹痛者宜行血理气,用《金匮》旋复花汤;若恶露已尽,小腹不痛,但头痛身热,足冷自汗,咳嗽者,治宜和营卫,黄芪建中

  • 痰饮食不消

    病证名。痰饮内停而引起的食物不能消化。《诸病源候论》卷二十:“此由痰水结聚,在胸府膀胱之间,久而不散,流行于脾胃,脾恶湿,得水则胀,胀则不能消食也。或令腹里虚满,或水谷不消化,或时呕逆,皆其候也。”治

  • 外辅骨

    指腓骨,位于骨之外侧。见《证治准绳·疡医》卷六。

  • 肩骱落下

    病名。见《伤科大成》。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

  • 强中

    病证名。①指阳兴不痿,不能洩精或精液自出者。《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强中病者,茎长兴盛不痿,精液自出。”由于饵食金石丹药,火毒内盛,或因肾气衰弱,虚阳妄动所致。证见阴茎常举,不能精或精液自泄等。

  • 上发背

    病名。系有头疽生于上背部天柱骨(第七颈椎)之下者。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又名脾肚发、脾肚痈。证治见有头疽。

  • 胥山老人

    【介绍】:见王琦条。

  • 山虾子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拳参之别名,详该条。

  • 惊振翳

    病名。见《审视瑶函》。即惊振内障。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