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表里俱虚

猜你喜欢

  • 石阙

    经穴别名。出《备急干金要方》注。即石关,见该条。

  • 四儿风

    见《分类草药性》。为大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 胎疾

    又名胎证、胎中病。指婴儿满月以内有病者(元·朱震亨《幼科全书》)。也指小儿周岁以内有病者(《幼科发挥》)。多由胎禀不足,或儿母妊娠时调摄失宜以及胎毒等引起。文献所载胎寒、胎热、胎肥、胎弱、解颅、五软等

  • 小鬼叉子

    见《江苏野生植物志》。为鹿角草之别名,详该条。

  • 蟠龙草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仙茅之别名,详该条。

  • 筋缩

    ①证名。又称缩筋。指筋脉挛急不舒、疼痛。《脉经》卷三:“脉弗营则筋缩急。”《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筋缩为热,缩者短促。……是其意实以缩即为拘挛之义。”多由受寒,或热伤筋脉,或血虚无以养

  • 保宜大夫

    元代医官职称。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从三品。

  • 竹筒菜

    见《中国药用海洋生物》。为龙须菜之别名,详该条。

  • 肾水

    ①即肾阴,详该条。②推拿穴位名,见陈氏《小儿按摩经》,即肾经,见该条。③病名。五脏水肿病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多

  • 棕鱼

    见《本草纲目》。为棕榈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