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解痉

猜你喜欢

  • 愈毒汤

    《医学准绳六要·治法汇》卷五方。土茯苓四两,白藓皮、苦参、金银花各三钱,黄柏一钱,皂角三十粒,薏苡仁、木通、防风各二钱。水煎服。治曾患梅疮而头痛不止,咽中痛或臂膊有块作痛。如气虚者,加人参、黄芪;血虚

  • 纪朋

    【生卒】:八世纪【介绍】:唐代医生。吴(今江苏境内)人。是713~741年间的名医,以望诊察面色等为特长。

  • 奶疬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乳疬。乳中结核之一种。多见于女子青春发育期,多因冲任不调,气滞痰郁而成。证见乳头晕下扁圆形肿块,轻度疼痛及压痛。多在数周后逐渐消散而自愈。如若不愈,治宜调理冲任,开郁化

  • 妊娠身痒

    病证名。亦名妊娠遍身瘙痒,胎前皮肤瘙痒。多由风热、血热、血瘀所致。风热多因素体阳盛,加之风热外邪侵袭肌表。症见身痒,起斑疹,发热微恶寒。治宜祛风清热解表。方用荆防清热汤(《经验方》:防风、黄柏、连翘、

  • 心实证

    指心病因邪气盛实所出现的证候。多由实热、痰火犯心等所致。《脉经》卷二:“心实也,苦心下有水气,忧恚发之。”又:“心实,……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苦胃胀。”《本草经疏》:“心实,即实火、实

  • 吴文献

    【介绍】:明代医家。字三石。婺源花桥(今属江西省)人。少时喜好医术,为邑诸生时,仍不忘习医。后弃科举之途,专攻医术,精于《素问》,钻研各家之学。撰有《三石医案》、《药性标本》等书。

  • 胎前阴户痒

    病证名。见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妊娠阴痒。详该条。

  • 随而济之

    刺法用语。见《难经·七十九难》。与迎而夺之对举。指补法要顺着经气,以补益不足。

  • 钱恒

    【介绍】:参见钱瑛条。

  • 脾虚自汗

    自汗证之一。《证治汇补·汗病章》:“脾虚自汗,倦怠少食。”《医宗必读·汗》:“脾虚者壮其中气,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参见自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