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石脂丸

赤石脂丸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赤石脂丸

处方黄连当归各60克赤石脂干姜(炮)各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伤寒热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吞下,日服三次。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金匮》卷上: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赤石脂丸

别名乌头赤石脂丸、乌头丸

处方蜀椒1两(一法二分),乌头1分(炮),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干姜1两(一法一分),赤石脂1两(一法二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用法用量乌头赤石脂丸(原书同卷)、乌头丸(《千金》卷十三)。

各家论述①《金鉴》:李(攵彡)曰,心痛在内而彻背,则内而达于外矣;背痛在外而彻心,则外而入于内矣。故既有附子之温,而复用乌头之迅,佐干姜行阳,大散其寒,佐蜀椒下气,大开其郁,恐过于大散大开,故复佐赤石脂入心,以固涩而收阳气也。②《医钞类编》:蜀椒、乌头一派辛辣以温散其阴邪,然恐胸背既乱之气难安,而即于温药队中取用干姜之泥,赤石脂之涩,以填塞所横冲之新隧,俾胸之气自行于胸,背之气自行于背,各不相犯,其患乃除,此炼石补天之精义也。

摘录《金匮》卷上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赤石脂丸

处方赤石脂半两,白矾半两(烧令汁尽),诃黎勒皮半两,白术半两,黄耆半两(锉),厚朴半两(去粗皮,生姜汁炙,锉),醋石榴皮半两,干木瓜(焙)半两,肉豆蔻(去壳)1枚,干姜(炮)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赤白痢,腹肚(疒丂)痛,不思饮食,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午后温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魏氏家藏方》卷六: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赤石脂丸

处方当归2两半(去芦,酒浸),赤石脂(一色不杂者)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熟干地黄1两(自蒸者。铺中者再蒸),鹿角胶1两(锉碎,炒成珠),吴茱萸(汤泡7次,炒)1两,宣州大木瓜1个(重半斤以上者,开一盖子,去瓤,用艾叶填满,将盖子盖定,用小竹针扎定,饭甑内蒸熟,取艾,同前药焙干;木瓜去皮,研成膏子)。

制法上为细末,木瓜膏子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大病之后,伤损营卫,或发汗吐泻太过,或失血过多,精气亏损,心神恍惚,不得眠睡,饮食全减,肌体瘦弱,怠情倦乏,嗜卧无力,四肢酸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六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赤石脂丸

处方赤石脂1两,人参1两,干姜(炮)半两,龙骨3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久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赤石脂丸

处方赤石脂(细研)2钱,肉豆蔻(烧存性)1枚,橡实5枚,莨菪子(淘去浮者,满5橡实中)。

制法橡实莨菪子一处,炒令黑色,与赤石脂豆蔻同为末,入蟾酥少许,用面糊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胃虚虫动。

用法用量每服5丸,米饮送下。虫痛,煎苦楝根汤下。小儿泄泻频服良。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千金》卷十九: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赤石脂丸

处方赤石脂7分,山茱萸7分,防风4分,远志4分,栝楼根4分,牛膝4分,杜仲4分,薯蓣4分,蛇床仁6分,柏子仁5分,续断5分,天雄5分,菖蒲5分,石韦2分,肉苁蓉2分。

制法上为末,蜜枣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服不老。主五劳七伤,每事不如意,男子诸疾。

用法用量每空腹服5丸,日3次。10日知。加菟丝子4分佳。

摘录《千金》卷十九

《卫生总微》卷十: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赤石脂丸

处方赤石脂干姜(炮)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泄泻虚滑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方出《千金》卷四,名见《女科指掌》卷一: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赤石脂丸

处方半夏1两6铢,赤石脂1两6铢,蜀椒1两,干姜1两,吴茱萸1两,当归1两,桂心1两,丹参1两,白蔹1两,防风1两,雚芦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女入腹中十二疾:经水不时,经如清水,经水不通,不周时,生不乳,绝无子,阴阳减少,腹苦痛如刺,阴中冷,子门相引痛,经来冻如葵汁,腰急病。凡此十二病得之时,因与夫卧起,月经不去;或卧湿冷地,及以冷水浴,当时取快而后生百疾;或疮痍未愈,便合阴阳,及起早作劳,衣单席薄,寒从下入。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酒送下,日3次。不知,稍加丸数,以知为度。

摘录方出《千金》卷四,名见《女科指掌》卷一

《千金》卷三: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赤石脂丸

处方赤石脂3两,当归2两,白术2两,黄连2两,干姜2两,秦皮2两,甘草2两,蜀椒1两,附子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虚冷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酒送下,日3次。

注意猪肉、冷水、海藻菘菜

摘录《千金》卷三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赤石脂丸

处方赤石脂1两半,桑根白皮(锉)1两半,桔梗(炒)1两半,诃黎勒皮(煨)1两半,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半,龙骨1两半,白芷1两,黄连1两(去须),地榆1两,当归1两(切,焙),桂(去粗皮)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木香1两,黄芩半两(去黑心),干姜(炮裂)半两,肉豆蔻1枚(去壳)。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赤石脂丸

处方赤石脂1两半,白矾(烧令汁尽)1两半,龙骨1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100枚。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血痔,下血至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枣汤送下,日2次。以愈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赤石脂丸

处方赤石脂1两半,干姜(炮)2两,乌头(炮裂,去皮尖)3分,人参1两,细辛(去苗叶)1两,桂(去粗皮)3分,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中寒,心背彻痛。

用法用量每服5丸,食前米饮送下,日2次。未效渐加丸数,以知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圣惠》卷二十八: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赤石脂丸

处方赤石脂1两,石斛1两(去根,锉),肉桂1两(去皱皮),钟乳粉1两,肉豆蔻1两(去壳),干姜1两(炮裂,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当归1两,白龙骨1两,人参1两(去芦头),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白茯苓1两,诃黎勒1两(煨,去皮)。

制法上为末,以神曲酒煮,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泄痢,肠胃虚冷,饮食不消,腹内雷鸣,(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圣惠》卷五十九: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赤石脂丸

处方赤石脂3两,龙骨2两,艾叶1两(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肉豆蔻1两(去壳),缩砂1两(去皮),高良姜1两(锉),干姜1两(炮裂,锉),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泻,心腹(疒丂)痛,四肢逆冷,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五十九: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赤石脂丸

处方赤石脂1两,桂心1两,白矾2两(烧令汁尽),干姜1两(炮裂,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谷痢,积久不愈,下肠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活人书》卷十八。为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二引崔氏方“黄连丸”之异名: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赤石脂丸

摘录《活人书》卷十八。为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二引崔氏方“黄连丸”之异名

《圣惠》卷四十七: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赤石脂丸

处方赤石脂(好腻无沙者)。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反胃病。

用法用量每日10丸,加至20丸,空腹、以生姜汤送下。一法,水飞为丸,如绿豆大,令干,以布揩令光净,空腹津吞10丸,仍先以巴豆1枚去皮,勿令破,津吞之后服药。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赤石脂丸

处方赤石脂1两,干姜(炮裂)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1两,细辛(去苗叶)1两,真珠(研细)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积冷在心腹,腹痛短气,胸背痛,胁下有冷气,不能食,如锥刀刺或如虫食,针灸不愈,状如鬼神往来。

用法用量每服7丸,加至10丸,米饮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赤石脂丸

处方赤石脂1两,艾叶(炒)1两,干姜(炮)3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去汗)300粒,乌梅肉(炒)5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远年冷痢,食物不化,或青或黄,四肢沉重,起即目眩,两足逆冷,时苦转筋。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赤石脂丸

处方赤石脂2两,龙骨2两,白矾灰2两,胡粉(研)1两,蜜陀僧(研)半两,阿胶1两(炙令燥),乌贼鱼骨1两。

制法上为末,令匀,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虚冷热不调,脐腹疼痛,下痢脓血,日夜频滑,四肢少力,里急后重,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猜你喜欢

  • 归地养荣汤

    药方名称归地养荣汤别名归地养营汤处方当归5分,生地5分(怀庆,极大),鳖甲5分(醋炙,研细),麦冬5分,芍药3钱,青蒿3钱,阿胶3钱,五味子1钱5分,枇杷叶5片(去毛,蜜炙),灯心20支。功能主治伤寒

  • 棘根汁

    药方名称棘根汁处方棘根。功能主治小儿朱田火丹,病1日1夜即成疮,先从背起,渐至偏身如枣大,正赤色者。用法用量浓煮棘根取汁,洗之。摘录《千金》卷二十二

  • 凉膈增液汤

    药方名称凉膈增液汤处方连翘8克,银花8克,栀子5克,黄芩5克,生地6克,元参8克,麦冬8克,芦根8克,蝉衣5克,板蓝根8克,大黄2克,竹叶3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辛凉解表,通腑泻热。主乳蛾风热。用法用

  • 大白术汤

    药方名称大白术汤处方白术2两,防风1两,羌活1两,川芎1两,黄芩5钱,细辛3钱,白芷1两半,石膏2两,知母7钱,甘草5钱或1两,枳实5钱(去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解利伤寒。主伤寒。用法用量每服半

  • 二仙膏

    《朱氏集验方》卷十:二仙膏药方名称二仙膏别名糖油饮、二和汤处方真麻油半盏,好白蜜半盏。功能主治妇人产难,横生倒产,一切危险不能产及死胎不下者。用法用量糖油饮(《普济方》卷三五七)、二和汤(《仙拈集》卷

  • 安胎顺气饮

    药方名称安胎顺气饮处方紫苏、陈皮、白术、当归、川芎各等分,人参、甘草各减半,生姜5片,葱白7寸,砂仁3粒,木香3分。功能主治火盛胎热,气逆凑心所致子悬。用法用量磨汁,加生姜,水煎服。摘录《胎产秘书》卷

  • 固本养荣汤

    药方名称固本养荣汤处方川芎当归白芍熟地白术山药人参牡丹皮山萸肉黄耆各3克甘草肉桂五味子各1.5克功能主治治多骨疽已成,脾胃虚弱,气血两虚,骨不吐出,或既出不能收敛。用法用量上药以水400毫升,加生姜3

  • 柴胡抑肝散

    药方名称柴胡抑肝散处方柴胡、青皮、香附、丹皮、焦栀、当归、川芎、白芍、生地、蒲黄(炒)、荆芥(炒)、棕榈灰。功能主治和肝气,清肝火,养肝血。主妇人因事暴怒,经行气逆而厥;怒伤肝,肝藏血,因而崩注。各家

  • 没食子散

    药方名称没食子散处方没食子15克黄连30克(去须,微炒)干姜30克(炮裂,锉)白茯苓15克厚朴3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当归30克(锉,微炒)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治痢疾白多赤少者。用法

  • 粳米汤

    药方名称粳米汤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切片子)半两,半夏(汤浸7遍,切片子)2两半,甘草(炙,锉碎)1两,陈粳米2两半。制法上拌和,分作12服。功能主治腹痛而呕,脉紧细而滑。用法用量每服用水3盏,加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