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刺五加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小针解》。又名职。四肢。见该条。
见《药品化义》。为龙胆草处方名。详该条。
指实邪结聚的病夹有虚证,邪盛正虚。如臌胀病,症见腹胀满、二便不利、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纳减、气短乏力、脉弦细等,为气血郁结的实证夹脾肾不足的虚象。
《医学入门》卷六方。松节(炒黄)、桑白皮、苏叶各一两,槟榔三分,甘草五钱。加灯心二十根、生姜二片、童便三分,水煎服。治脚气入腹,心腹胀急,烦躁肿痛。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形似杨梅,只痒不痛,乾燥无脓,此梅毒将发之候也。”宜先服如圣散,再服托里解毒汤。
化痰法之一。治疗外感风寒痰多的方法。由于风寒外束,导致肺气不宣。症见鼻塞喉痒、咳嗽痰多、舌苔薄白。用麻黄、蝉衣、杏仁、桔梗、辛荑、陈皮、甘草等。
“阴阳二十五人”之一类型,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其外貌特征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性格特征为“有才,好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体质和发病特点为“能(耐)春夏不能(耐)秋冬
见存真图条。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二十七。又名指风毒。为足大趾节红肿剧痛的一种疡证。因邪毒外发或局部染毒所致。症见患趾如汤泼火烧,痛不可忍,甚则憎寒壮热,四肢酸痛,其后胬肉突出,痛如刀割。宜用人龙散或用蜈蚣散外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