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锦地罗

锦地罗

药材名称锦地罗

拼音Jǐn Dì Luó

别名怎地罗。一朵芙蓉花(《生草药性备要》),落地金钱、夜落金钱(《广州植物志》),文钱红(《陆川本草》),金线吊芙蓉(《南宁市药物志》)。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茅膏菜科植物锦地罗去花茎的全草。4~5月采收全草,剪去花茎,晒干。

原形态锦地罗,又名:五柱毛毡苔。

多年生草本。叶基生,旋叠状排列,层层重叠如铜钱;叶片倒卵状匙形,长6~10毫米,宽约6毫米,前部边缘有红色腺毛,基部渐狭而成柄;托叶膜质。花茎1~3枚,自叶丛抽出,高6~22厘米,柔弱,无毛;总状花序;小花具柄,长约3毫米;花萼钟形,裂片5,长约3毫米,狭卵形,先端短尖;花瓣5,白色,长于萼片;雄蕊5;子房近球形,无毛,花柱5,线形,有流苏状柱头。蒴果背裂,种子多数。花期5月。

生境分部生于低湿草地。分布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主产于广东,广西亦产。

性状干燥全草,叶片倒卵状匙形,黄褐色,菲薄,边缘密生红色腺毛,托叶流苏状。全部叶片重叠挤压,呈铜钱状或形状不规则的扁块,直径约15~24毫米,厚约5~8毫米不等。底部棕褐色,有残存黑褐色、线形的根;边缘红色、毡状,摸之疏松;顶面枯黄色,中央残存1~3条花茎的基部;花茎纤细,黄褐色,很少带有花朵。气微,味淡。以朵大、边缘红色、无泥屑杂质者为佳。

性味甘淡,凉。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淡,性寒。"

②《陆川本草》:"淡,凉。"

③《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痢疾,肺热咳嗽,咽喉碎痛,小儿疳积,耳内流脓。

①《生草药性备要》:"有红白二种,红治红痢,白治白痢,煲瘦肉食汤;作茶饮治小儿生疳。"

②《本草求原》:"解积毒,理疳积。"

③《陆川本草》:"消炎,去腐。治小儿胎毒,喉烂,溃疡。"

④《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内伤热咳,肺劳咯血,耳内流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小叶石楠

    《中药大辞典》:小叶石楠药材名称小叶石楠拼音Xiǎo Yè Shí Nán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石楠的根。秋、冬采挖。原形态小叶石楠,又名:牛筋木、牛李子

  • 刺果甘草

    药材名称刺果甘草拼音Cì Guǒ Gān Cǎo别名胡苍耳、马狼秆、马狼柴、狗甘草来源豆科甘草属植物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以根及果实入药。根

  • 砂茴香

    药材名称砂茴香拼音Shā Huí Xiānɡ别名刚前胡、牛叫磨、沙茴香、沙前胡、赛防风、假防风、野茴香、沙椒、花条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硬阿魏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erula bung

  • 四方盒子草

    药材名称四方盒子草别名羊肝狼头草、蕨芨花、还阳草来源玄参科四方盒子草Pedicularis rex C. B. Clarke,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性味甘、微苦,温。功能主治

  • 夜合花

    《中药大辞典》:夜合花药材名称夜合花拼音Yè Hé Huā别名夜香木兰(《广州植物志》)。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夜合花的花朵。4~5月采摘,晒干。原形态常绿秃净灌木,

  • 杏李

    药材名称杏李拼音Xìnɡ Lǐ别名鸡血李、红李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杏李Prunus simonii Carr.,以根及叶入药。秋季采根,晒干;夏季采叶。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止血。用

  • 白花岩青兰

    药材名称白花岩青兰来源唇形科青兰属植物白花岩青兰Dracocephalum rupestre Hance var. albiflorum Schischk.,以全草入药。7~8月采收,切段晒干。性味辛

  • 石榴根皮

    药材名称石榴根皮拼音Shí Liu Gēn Pí来源石榴科石榴属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以根、茎皮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酸、涩,温。功能主治收敛止泻,杀虫

  • 独脚柑

    《中药大辞典》:独脚柑药材名称独脚柑拼音Dú Jiǎo Gān别名干草(《广州植物志》),细独脚马骝(《南宁市药物志》),马佬含菊(《广西中药志》),金锁匙(《闽南民间草药》),地莲芝(《贵

  • 野丁香

    《中药大辞典》:野丁香药材名称野丁香拼音Yě Dīnɡ Xiānɡ别名历细(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花叶丁香的花蕾。5~6月采收。阴干。原形态落叶灌木,全株光滑无毛。叶对生,卵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