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瓠
见《本草纲目》。即瓠子,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瓠子,详该条。
见《中国植物图鉴》。为甘露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卫生家宝》。即柿蒂汤第一方。见柿蒂汤条。
病名。頺,《正字通》:“颓字之伪”,水下流也,此指鼻涕下流。《医学原理》卷七:“如胆移热于脑为鼻頺、鼻渊。宜以防风通圣散一两加薄荷、黄连各二钱。”参见鼻渊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又称收诊法。出《幼科推拿秘书》。用一手食指掐按小儿的肩井穴。另一手捏住小儿的食指和无名指,伸摇数次。不论何种病症进行推拿治疗,都以本法为结束手法,故名总收法。《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
骈,并列或一对。骈产即双生。详该条。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指肥盛妇女由于躯脂迫塞,痰涎壅盛,以致血滞经闭。治宜行气导痰。方用苍附导痰丸或开郁二陈汤(苍术、香附、川芎、青皮、枳壳、木香、槟榔、生姜)等。
艾灸和针刺的合称。《灵枢·四时气》:“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
脚气的古称。见《济生方·脚气》。详脚气条。
指中焦上焦。《灵枢·五味论》:“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
颊车骨的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