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便读》。即扁豆衣,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中府,见该条。
指阳明。《素问·阴阳类论》:“所谓二阳者,阳明也。”《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王冰注:“二阳,谓阳明大肠及胃之脉也。”
【介绍】:见刘防条。
润燥法之一。治疗大肠燥热而便秘的方法。患者大便干结、口臭唇疮、面赤、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实,用麻仁丸。
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五。以痫发时叫声及病状命名。分马痫、牛痫、羊痫、猪痫、犬痫、鸡痫。详各条。
见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条。
【介绍】:见汪宦条。
病证名。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闷通“闭”。详淋闭条。
书名。见《崇文总目》。1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