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维脉

阳维脉

奇经八脉之一。见《素问·刺腰痛论》。其循行路线,据《奇经八脉考》载:“阳维,起于诸阳之会,其脉发于足太阳金门穴,……循膝外廉,上髀厌,抵少腹侧……循胁肋,斜上肘上……过肩前……入肩后……上循耳后……下额……循头入耳,上至本神而止。”本脉自诸阳经的交会之处起始,其脉气发自足太阳经的金门穴部位,沿着下肢外侧上行,经过髋关节部,循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后,与督脉会合。本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寒热往来等(图64)。

图64

猜你喜欢

  • 金毛狗

    出《分类草药性》。为狗脊之别名,详狗脊条。

  • 白鳗

    见《中国动物图谱·鱼类》。即鳗鲡鱼,详该条。

  • 牛皮胶

    出《本草图经》。即黄明胶,详该条。

  • 紫裆风

    病名。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三。其证发生在男子生殖器,色呈红紫,痒不可当。相当于过敏性皮炎。治疗参见赤面风条。

  • 撅肋

    即季胁。详该条。

  • 风闭

    病名。①清·刘甫斋《妇科三字经》:“产时血去太多,经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忽然口噤昏倒,角弓反张,此名风闭。”治详产后痉风条。②闷瘄之一。麻疹在出疹的时候,复感风邪,汗孔闭塞,疹出不透。症见洒淅恶寒,

  • 刘芙蓉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蓬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 热毒痢

    病名。指痢疾之因骤受暑湿热毒所致者。见《医学传灯》卷下。《医门法律》卷五:“又有骤受暑湿之毒,水谷倾囊而出,一昼夜七八十行,大渴引水自救,百杯不止,此则肠胃为热毒所攻。”若里急后重者,宜大黄黄连甘草大

  • 足太阴经病

    即脾经病。十二经病之一。《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

  • 食后服

    病在上焦,适宜在饭后服药。一般认为除补养药、驱虫药外,大都可在饭后服。《神农本草经》:“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