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鼻上色的方法。《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鼻端青为腹冷,黑为水气,白为无血,黄为胸寒,赤为有风,鲜明为留饮。
【介绍】:北宋医家。衢州(今浙江衢县)人。曾随高若讷、郝元等学习医术,后任太医丞。
道,同导。指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送糟粕。《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饮食物经小肠消化吸收后,其糟粕部分下输大肠,由大肠继续吸收其中的水分,变为粪便,排出体外。如大肠传导失常,可
【介绍】:明医家。字养愚。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少习儒,长精医学。嘉靖(1522~1566)年间以医名三吴(今江浙一带),外至闽峤粤海(今闽粤等地)皆崇信之。著有《红炉点雪》8卷。子肖愚、孙祖愚皆能医
见《湖南药物志》。为铁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方。柴胡、人参各一两五钱,生黄芪、半夏、炙甘草各七钱五分,青黛六钱,天门冬(去心)三钱,陈皮(去白)、五味子(去核)各二钱。为末,水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食后温白汤送
证名。《张氏医通》卷七:“脬气不足,小便频数,昼甚于夜者,缩泉丸;或时清利过多,或时频数赤涩者,旧用萆薢分清饮,多不应,改用加减八味丸,效;若夜起小便多者,八味丸加五味子;数而少为实热,宜渗之,五苓减
《卫生宝鉴》卷十二方。青皮(去白)、鸡心槟榔各三钱,大黄七钱,陈皮(去白)五钱,白牵牛子(半生,半炒,取头末)一两。为末,每服三钱,生姜煎汤调下。治湿热而致的腹胀喘满,大小便涩滞。
即牛黄清心丸第一方,见牛黄清心丸条。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为瘰疬坚硬,形如荔枝状者。参见瘰疬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