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黄

阳黄

病证名。为黄疸两大类型之一。见《伤寒微旨论》。《景岳全书·杂证谟》:“阳黄证因湿多成热,热则生黄,此即所谓湿热证也。”由湿热蕴蒸肝胆,胆热液泄,外渗肌肤,下流膀胱而致一身面目及小便尽黄。主要症状为发热,烦渴,身目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小便色深如浓茶,伴食欲减退或恶心呕吐大便不畅,腹胀胁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等。治法以清化湿热为主。热重于湿者,常用茵陈蒿汤、梔子柏皮汤、大柴胡汤等;湿重于热者,可用茵陈五苓散等。针灸疗法瓜蒂散搐鼻、毛茛发泡疗法等,对退黄及症状都有一定疗效。参见黄疸、湿热发黄条。

猜你喜欢

  • 注车注船

    病名。即晕车、晕船。《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论》:“无问男子、女人,乘车船则心闷乱,头痛吐逆,谓之注车注船,特由质性自然,非关宿挟病也。”

  • 伤寒授珠

    见伤寒括要条。

  • 山蜂子

    见《贵州草药》。为地蜂子之别名,详该条。

  • 刺头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 谷劳病

    病名。指食后手足重着,默然欲卧之症。因脾胃虚寒而致。《肘后备急方》卷四:“治饱食便卧,得谷劳病,令人四肢烦重,嘿嘿欲卧,食毕辄甚方:大麦蘖一升,椒一两,并熬。干姜三两,捣末服方寸匕,日三四服。”

  • 散膏

    指脾脏周围的一种组织。《难经·四十二难》:“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有人认为散膏可能是胰腺。

  • 眼睑

    解剖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眼胞、睑、胞睑、睑胞、睥、目胞、睑皮、眼皮。与解剖学同名器官同。为眼的最外部分,分上睑、下睑。《银海精微》卷上:“胞者,上胞也。睑者,下睑也”。故称上胞、下睑。眼睑能

  • 金盆寒药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千金藤之别名,详该条。

  • 嵌指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甲疽。见该条。

  • 房室伤

    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即房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