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常不足

阴常不足

见《格致余论》卷一。阴,指津液精血朱丹溪认为津液精血是人身的宝贵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不断消耗,易损难复,故阴常不足,如果不注意保养精血,则阴虚阳亢,百病从生。这是他侧重滋阴法的理论根据。

猜你喜欢

  • 猬皮

    出《神农本草经》。即刺猥皮,详该条。

  • 佛手香橼

    见《闽书》。为佛手柑之别名,详该条。

  • 北芜花

    见《中药材手册》。为黄芫花之药材名,详该条。

  • 阴阳脉死候

    新出土古佚医学帛书。撰人未详。约为秦以前的作品。1973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之一。全文约百余字,主要是有关诊断学上鉴定死亡征候的论述。

  • 山熊胆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胆木之别名,详该条。

  • 香荠菜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即荠菜。详该条。

  • 耳镟疮

    病名。镟。即旋。耳镟疮,系指耳后缝间生疮。亦有谓之为月蚀疮。《外科大成》卷三:“耳镟者,生耳后缝间,延及上下,如刀裂之状,随月之盈虚,故名月蚀疮。”常见于小儿。多由胎毒未净,湿热炎上所致。治宜解毒清热

  • 黄闷头花

    见《中药志》。为黄芫花之别名,详该条。

  • 寒湿泻

    病证名。指寒湿内侵,困遏脾阳,运化失司所致的腹泻。元·朱震亨《幼科全书》:“泄泻清白,或乳食不化,腹痛四肢冷,面白,不作渴者,此寒湿也。”治宜温中利湿。用五苓散送服理中丸。

  • 热烂

    证名。眼弦之“春夏烂者为热烂”(《银海精微》)。系脾土蕴积湿热所致。宜清热祛湿。可服三黄汤加减,外用棉裹散薰洗,有瘀滞者可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