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虚喉风

阴虚喉风

病名。见《喉科秘旨》卷上。多由肺胃阴虚咽喉失养所致。症见咽喉干燥,声音嘶哑,干咳无痰,咽喉或两颊生苔癣若虾皮,心烦口渴等。治宜甘寒生津,滋养肺胃。用沙参麦冬汤养阴清肺汤等加减。由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灼于咽喉所致。症见咽干无津,唇红颧赤,咽喉或两颊生斑癣若虾皮,声音嘶哑,腰膝酸软,潮热盗汗。治宜滋养肝肾之阴。可选用六味地黄汤左归饮等加减。

猜你喜欢

  • 蜻蜓红

    见《福建中草药》。为千日红之别名,详该条。

  • 马蹄漏

    病名。即肛漏漏管的走行类似马蹄状者。亦称马蹄铁形漏。外口通常位于肛门左、右侧,因管道纡回方向不同,又有前马蹄漏与后马蹄漏之别,为复杂性肛漏的一种。

  • 乌菜

    见《中国经济海藻志》。为鹧鸪菜之别名,详该条。

  • 马哈德哇

    【生卒】:约七世纪中叶【介绍】:唐代医家,一作大天和尚。和其他医家将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的医书共同编译为藏文《医学大全》,广为流传,是为藏医学史上最古的医学文献,已佚。该书对藏医学的发展起到显著的作用。

  • 郑禹东

    【介绍】:见郑宏绩条。

  • 黄瓜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黄瓜痈。见该条。

  • 平心脉

    五脏正常脉象之一。指滑利的脉象。《素问·平人气象论》:“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

  • 上廉泉

    经外奇穴名。位于廉泉穴上1寸。或于前正中线颌下1寸,当舌骨与下颌缘之间凹陷处取穴。有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间至舌体。布有舌动、静脉及舌神经,舌下神经分支。主治声音嘶哑,舌肌麻痹,咽炎,扁桃体炎,口腔炎等

  • 蛋托法

    小儿阴寒腹痛的外治方法。余梦塘《保赤存真》卷五:“凡阴寒腹痛,用鸡子煮熟去壳,放脐眼内,一时一换,四五换,阴气收入蛋内,即愈矣。”

  • 偏身肿胀痧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徧身肿胀痧》:“痧者,暑热时疫恶毒之气,攻于里则为痰喘,为血瘀,昏迷沉重,不省人事。若元气壮实,内不受邪,不入于里,即散其毒于肌肤血肉之表,为肿为胀。若误饮热汤热酒,便成大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