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毛大丁草根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清末许恩普撰。本书收载许氏医案30余则,以内科杂病、妇科病证治为主。审证较细致,尤重切脉。案中有用外治、蒸熏疗法获得良效的治验。现有《三三医书》本。
见读素问钞条。
①人体部位名。见骭条。②经穴名。代号RN15。出《灵枢·九针十二原》。别名尾翳、骭。属任脉。膏之原穴。任脉之络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7寸处,仰卧,两臂上举取穴(《千金要方》)。一说脐上7.5寸(《针灸
出《本草拾遗》。为脆蛇之别名,详该条。
五臭之一,臊为木臭,入通于肝,故为肝之臭。《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类木,……其臭臊。”临床上病人的排泄物如小便、白带、汗液等出现腥臭,常是肝经湿热下注的征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蛇节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箧中方》3卷。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八。即高风雀目内障。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