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朱肱条。
证名。指气喘时见吼呵声音。虚喘实喘均可见此。《灵枢·五乱》:“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荣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灵枢·本神》:“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金银花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名。出《温病条辨》卷一。即时毒。见该条。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十三。即肾消、消浊。详该条。
出《滇南本草》。为赤阳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陆川本草》。为锦地罗之别名,详该条。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胃黄者,吐逆下利,心腹气胀,或时烦闷,不能饮食,四肢无力,若唇口面目舌根黑者,难治。”治用点烙法及服人参散等方。参见黄疸有关条。
即阴茎。详该条。
古病名。疝的一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牡疝在鬲下,上连肺,病得之内。”详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