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雀卵

雀卵

《中药大辞典》:雀卵

药材名称雀卵

拼音Què Luǎn

出处《别录》

来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

性味甘咸,温。

①《别录》:"味酸,温,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咸,温。"

归经《会约医镜》:"入肾、命门二经。"

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调冲任。治男子阴痿,女子血枯、崩漏、带下。

①《别录》:"主下气,男子阴痿不起。"

②《医林纂要》:"补心,明目,充髓。治鸡盲眼。"

③《会约医镜》:"补阳滋阴。"

④《随息居饮食谱》:"利经脉,调冲任。"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入丸剂。

注意《本草经疏》:"阴虚火盛者忌之。"

复方①治男子阴痿不起,女子带下,便溺不利,除疝瘕,决痈肿,续五脏气:雀卵白和天雄末、菟丝子末为丸,空心酒下五丸。(《食疗本草》)

②治男子阴痿:菟丝子末一斤,于春二、三月取麻禾雀卵五百个,去黄用白,和丸,梧于大。每八十丸,空心盐汤或酒下。腰痛加杜仲四分之一,下元冷加附子六分之一。(《本草述》雀卵丸)

各家论述①《本草图经》:"《素问》云: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血枯,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治之以乌鲗骨、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鲍鱼汁以利肠中及伤肝也。饭后药先,谓之后饭。按古《本草》乌鲗骨、藘茹等并不治血枯,然经法用之,是攻其所生所起耳。"

②《纲目》:"今人知雀卵能益男子阳虚,不知能治女子血枯,盖雀卵益精血耳。"

③《本草经疏》:"雀卵性温,补暖命门之阳气,则阴自热而强,精自足而有子也。温主通行,性又走下,故主下气也。""雀肉及卵,古方同天雄服,此药性极热,有大毒,非阴脏及真阳虚惫者,慎勿轻饵。"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雀卵

药材名称雀卵

拼音Què Luǎn

英文名Sparrow egg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卵。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sser montan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产卵时,捡取基卵,鲜用。

原形态麻雀,小型鸟类。体长约12cm。嘴粗短,圆锥状,黑色。虹膜暗红褐色。额、后颈纯栗褐色。眼下缘、眼先、颏和喉的中部均黑色;颊、耳羽和颈侧白色,耳羽后部具有黑色斑块。上体砂褐色,翕和两肩密布黑色粗纹,并缀以棕褐色。两翅的小覆羽纯栗色,中和大覆羽黑褐而具白端,大覆羽更具棕褐色外缘;小翼羽、初级覆羽及全部飞羽均为黑褐色,各羽具有狭细的淡棕褐色边缘;外侧初级飞羽的缘纹,除第1枚外,其余羽基和近羽端两处,形稍扩大,成2道横斑状;内侧次级飞羽的缘纹较宽,棕色也较浓。尾暗褐色,羽缘较淡。胸和腹淡灰近白,沾有褐彩,两胁转为淡黄色,尾下覆羽较胁羽更淡。脚和趾均为黄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栖于有人类活动的地方。

资源分布:分布遍布全国。

性状性状鉴别,呈卵形,长径约1.5cm,直径约1cm。蛋壳表面淡青白色,可见棕色或棕褐色的细小雀斑散在,蛋壳易碎,内含蛋白和蛋黄。光泽和气味似鸡蛋。煮熟后,蛋黄极细腻。

性味味甘;酸;性温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调冲任。主男子阳痿;疝气;女子血枯;崩漏;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或入丸剂。

注意阴虚火旺者禁服。

复方①治男子阴痿不起,女子带下,便溺不利,除疝瘕,决痈肿,续五脏气: 雀卵白和天雄末、菟丝子末为丸,空心酒下五丸。(《食疗本草》)②治男子阴痿:菟丝子末一斤,于春二、三月取麻禾雀卵五百个,去黄用白,和丸梧子大。每八十丸,空心盐汤或酒下。腰痛加杜仲四分之一; 下元冷加附子六分之一。(《本草述》雀卵丸)

各家论述1.《本草图经》:《素问》云: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血枯,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治之以乌鲗骨、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鲍鱼汁以利肠中及伤肝也。饭后药先,谓之后饭。按古《本草》乌鲗骨、藘茹等并不治血枯,然经法用之,是攻其所生所起耳。

2.《纲目》:今人知雀卵能益男子阳虚,不知能治女子血枯,盖雀卵益精血耳。

3.《本草经疏》:雀卵性温,补暖命门之阳气,则阴自热面强,精自足而有子也。温主通行,性又走下,故主下气也。雀肉及卵,古方同天雄服,此药性极热,有大毒,非阴脏及真阳虚惫者,慎勿轻饵。

4.《别录》:主下气,男子阴痿不起。

5.《医林纂要》:补心,明目,充髓。治鸡盲服。

6.《会约医镜》:补阳滋阴。

7.《随息居饮食谱》:利经脉,调冲任。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蔷薇根

    《中药大辞典》:蔷薇根药材名称蔷薇根拼音Qiánɡ Wēi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根。全年可采,挖取后,洗净晒干。化学成分根含委陵菜酸。根皮含鞣质23.3%。鲜叶含维生

  • 枳椇叶

    《中药大辞典》:枳椇叶药材名称枳椇叶拼音Zhǐ Jǔ Yè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枳椇子"条。功能主治①姚可成《食物本草》:&

  • 水茄冬子

    药材名称水茄冬子拼音Shuǐ Qié Dō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玉蕊科植物玉蕊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rringtoniaracemosa(L.)Spre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果熟

  • 雾水葛

    《全国中草药汇编》:雾水葛药材名称雾水葛拼音Wù Shuǐ Gě别名粘榔根、啜脓羔来源荨麻科雾水葛属植物雾水葛Pouzolzia zeylanica (L.)Benn.,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 樱桃枝

    《中药大辞典》:樱桃枝药材名称樱桃枝拼音Yīnɡ Táo Zhī别名樱桃梗(《滇南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枝条。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功能主治《

  • 薅田藨根

    《中药大辞典》:薅田藨根药材名称薅田藨根拼音Hāo Tián Pāo Gēn别名茅莓根(《福建中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茅莓的根。化学成分根含鞣质4.5%,糖2.3%,

  • 白草根

    药材名称白草根别名倒生草来源禾本科白草根Pennisetum flaccidum Griseb.,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主治急性肾炎尿血,鼻

  • 兔打伞

    药材名称兔打伞拼音Tù Dǎ Sǎn别名望江南、猴巴掌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头橐吾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laria japonica (Thunb.) Less. [Arnica

  • 松树梢

    药材名称松树梢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云南松、思茅松等的嫩枝。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解毒。用于木薯、钩吻中毒。用法用量鲜松梢(去叶)1~2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柘树茎叶

    《中药大辞典》:柘树茎叶药材名称柘树茎叶拼音Zhè Shù Jīnɡ Yè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柘树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柘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