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原始》名阴郄。即长强,见该条。
骨名。又名横骨、盖骨。即耻骨上支。
病证名。出《幼幼新书》卷二十八·伤泻第四。新生儿藏府怯弱,内受风冷,藏冷夜啼,胎寒腹痛。宜医局开胃丸(木香、蓬莪术、白术、人参、麝、芍药),乳前服。
①虚上加虚,如虚证误用泻法。《灵枢·终始》:“虚而泻之,是谓重虚。”②虚脉重见。《素问·通评虚实论》:“脉气上虚(上虚即寸脉虚)尺虚,是为重虚。”(新校正:“按甲乙经作脉虚、气虚、尺虚,是谓重虚。”)
【介绍】:见吕震名条。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孩儿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晚清医家。字嘉六,号蛰庵。归安(今浙江吴兴)人。辑有《专治麻疹初编》(1890年),《咳论经旨》、《女科折衷纂要》(均1892年)等书。兄凌奂,医名尤著。
见《本草纲目》。为蜡梅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肉桂,详该条。
见敖氏伤寒金镜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