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4卷。清·何景才撰。刊于1902年。此书系辑录历代外科诸论,参以个人临证经验编成。此书着意于外科“发古览隐而未发者”为主要内容,故以“明隐”为书名。卷一系增补《医宗金鉴外科诸论歌》,阐述疮疡七恶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由肝经湿热下注而成。症见阴囊处起粟作痒,破流脂水,甚至肿痛,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治则清肝利湿。内服龙胆泻肝汤加减。外搽黄柏散或苏叶研细外撒。相当于慢性阴囊湿疹。
【生卒】:1768~1831【介绍】:清代著名医家。字勋臣。河北玉田人。在北京居住数十年,曾到过滦州、奉天等地。十分强调医生了解人体脏腑的重要性,认为“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
病证名。见朱丹溪《胎产秘书》。多因产后血出过多,心失所养,神无所归,或产后恶血不去,瘀血攻心所致。症见神志恍惚,或妄言妄见。气血虚弱者,兼见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自汗等,治宜补气血,方用滋荣益气复神汤(
推拿穴位名。见《厘正按摩术》。即胞经。见该条。
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肾虽开窍于耳,然肺经之结穴(龙葱)在耳中。故温热暑疫致之耳聋皆可从肺治。《温热经纬·余师愚疫病篇》:“坎为耳,故耳为肾水之外候。然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龙葱,专主乎听,金
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脏腑惊证之一,详脏腑惊证条。
同胕、趺。足背部。《灵枢·营气》:“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趾间,与太阴合。”
①《验方汇辑》卷十方。天竺黄、胆南星各15克,大黄(酒浸)6克,僵蚕9克,麝香0.9克,冰片0.6克。为细末,炼蜜为丸,芡实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生姜煎汤化下。治小儿时疫,发热昏沉作搐者。②见《伤寒
正骨手法之一。即牵引。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在伤肢远端,沿其纵轴进行稳而有力的拔拉牵引,以对抗肌肉的收缩力,使移位的断骨或脱臼的关节恢复正常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