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马刀

马刀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刀

药材名称马刀

拼音Mǎ Dāo

别名长竹蛏、竹蛏子

来源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竹蛏科长竹蛏Solen gouldii Conrad,以贝壳入药。

功能主治清瘿、止带。主治瘿气,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1~3钱。(煅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马刀

药材名称马刀

拼音Mǎ Dāo

别名蜌(《尔雅,),单姥(《李当之药录》),齐蛤(《吴普本草》),马蛤(《别录》),竹蛏(《医林纂要》)。

出处《本经》

来源为竹蛏科动物长竹蛏贝壳。全年均可捕捉。采集后洗净,去肉,晒干。

原形态贝壳2片,长形,质薄,两壳相等。壳长5~11厘米,长度约为高度的6~7倍。壳顶位于贝壳的最前端,背腹缘几乎平行,腹缘中部微凹,壳前端呈截形,后端圆,前端较后端略粗大。外韧带黄褐色。贝壳表面光滑,被有黄褐色外皮,生长线明显,后端有时形成褶襞。壳内面白色或淡黄色.铰合部小,每壳各具1主齿。前闭壳肌痕极细长,后闭壳肌痕前后长略呈半圆形。外套痕明显,前端向背缘凹入,外套窦半圆形。足发达,细长,呈柱状。

生境分部生活于浅海泥沙滩。分布黄海、渤海、南海一带。

性味咸,凉。

《本经》:"味辛,微寒。"

功能主治散结消痰,通淋。治水瘿,气瘿,痰饮,淋病,妇人赤白漏下。

①《本经》:"主漏下赤白,寒热,破石淋。"

②《别录》:"除五脏间热,肌中鼠鼷,止烦满,补中,去厥痹,利机关。"

③《纲目》:"消水瘿,气瘿,痰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刀

药材名称马刀

拼音Mǎ Dāo

英文名razor clam shell

别名蜌、单姥、齐蛤、马蛤、焷岸岸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1.陶弘景:马刀长六七寸,(江)汉间人名为单姥、亦食其肉,肉似蚌。

2.《纲目》:马刀似蚌而小,形狭而长,其类甚多,长短大小,厚薄邪正,虽有不同,但性味功用,大抵则一。

来源药材基源:为蚌科动物巨首楔蚌或短褐矛蚌及其近缘种的贝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uneopsis capitata(Heude)2.Lanceolaria grayana(Lea)

采收和储藏:秋季捕捞,去肉,取壳,洗净,晒干。

原形态1.巨首楔蚌,楔蚌中较大的一种,一般壳长约70mm,壳高约35mm,壳宽约25mm。壳质厚而坚硬。贝壳前部极膨大,向后高度和宽度急剧缩小,因此外形呈长三角楔状。贝壳前部之膨大处的后方有一凹陷,约位于壳中。壳顶位于背缘前端,高而膨大,常呈破蚀誊宙表面棕褐色,具有同心圆有生长线。铰合部发达,左壳具2枚拟主齿和2枚侧齿,前拟主齿呈片状,后拟主齿呈三角锥状,顶部有细的裂纹,2枚侧齿细长而平行;右壳只有1枚三角锥状的前拟主齿和1枚侧齿,其后拟主齿只留有痕迹。

2.短褐矛蚌,壳长达170mm,壳高44mm,壳宽39mm。壳坚厚,略膨胀,两侧不对称,狭长,呈长矛形。长度为高的4-5倍。壳顶部稍膨胀,低于背缘,常被腐蚀,靠近前端,在贝壳全长1/10处。前缘钝圆,前背缘直,后背后缘在壳长1/2处渐向下 斜,腹缘直,中部稍凹后缘略圆或锐角。小月面长形,发达。壳面灰褐色,生长纹细致。贝壳中部的生长纹间具有排列整齐的粗短颗粒形纵褐。并在壳顶处有锯齿状纵褐,故称短褐矛蚌。铰合部发达,左壳具有2枚略呈三角锥形的拟主齿,2枚长刃状的侧齿;右有2枚拟主齿,1枚侧齿。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 1.多栖息于泥底或泥沙底的湖泊或河流中,尤喜在急流水域中生活。以微小生物和植物碎屑为食料。2.栖息于泥底或泥沙底的河流、湖泊及池塘内。

资源分布:1.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2.分布于黑龙江、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味咸;性凉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散结消痰;通淋除热;凉血止血;平肝熄风。主瘿瘤;痰饮;淋病;崩漏;吐血;衄血;眩晕;耳鸣

用法用量内服:煅研末,5-15g;或煎汤,15-50g。

各家论述1.《本经》:主漏下赤白,寒热,破石淋。

2.《别录》:除五脏间热,肌中鼠鼷,止烦满,补中,去厥痹,利机关。

3.《纲目》:消水瘿,气瘿,痰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杉材

    药材名称杉材拼音Shān Cái别名杉材木出处杉材始载于《别录》。1.《本草图经》云:“杉材旧不着所出州土,今南中深山中多有之,木类松而劲直,叶附枝生,若刺针。”2.《本草衍义》曰:“杉,其干端直,大

  • 鳢鱼血

    《中药大辞典》:鳢鱼血药材名称鳢鱼血拼音Lǐ Yú Xuè出处《本草再新》来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血。功能主治《本草再新》:"能治血分,理腰脚气,利关节,活脉络。"

  • 黄蜀葵花

    《中药大辞典》:黄蜀葵花药材名称黄蜀葵花拼音Huánɡ Shǔ Kuí Huā出处《嘉佑木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花朵。夏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原形态黄蜀葵(《香奁集》),又名

  • 羊肚菌

    药材名称羊肚菌拼音Yánɡ Dǔ Jūn英文名Morel别名羊肚菜、羊肚蘑、编笠菌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羊肚菌科真菌羊肚菌、小顶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粗柄羊肚菌、小羊肚菌等的子实体

  • 杉皮

    《中药大辞典》:杉皮药材名称杉皮拼音Shān Pí出处杉木皮《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杉种植物杉的树皮。功能主治治水肿,脚气,金疮,漆疮,烫伤。①《纲目》:"治金疮血出及汤火伤灼,取老

  • 蜂糖罐

    药材名称蜂糖罐拼音Fēnɡ Tánɡ Guàn别名蜜糖罐、蜂糖花、蜜桶花、猫花来源玄参科来江藤属植物来江藤Brandisia hancei Hook. f.,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

  • 大蛇药

    《中药大辞典》:大蛇药药材名称大蛇药拼音Dà Shé Yào别名阿婆伞、火蕾木、凉伞木(《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五加种植物幌伞枫的根

  • 蝉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蝉花药材名称蝉花拼音Chán Huā别名蝉蛹草、蛹茸、蝉茸菌、虫花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肉座目麦角科蝉花Cordyceps sobolifera (Hill) Berk. e

  • 香樟果

    药材名称香樟果拼音Xiānɡ Zhānɡ Guǒ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果实,秋季采,阴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香樟"条。性味微辛,温。功能主治解表退热。治高热感冒,麻

  • 萱草嫩苗

    《中药大辞典》:萱草嫩苗药材名称萱草嫩苗拼音Xuān Cǎo Nèn Miáo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萱草、黄花萱草或小萱草的嫩苗。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萱草根&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