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类证活人书条。
古通泻。①排泄。《素问·五脏别论》:“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写而不藏。”②针刺手法之一。与补相对。《素问·血气形志篇》:“然后写有余,补不足。”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铃兰之别名,详该条。
指处女膜。出《洞玄子》。
见《本草品汇精要》。为林檎之别名,详该条。
见龙木论条。
见肯堂医论条。
即补法。详该条。
见幼科直言条。
外感表证传里所表现的热性病变。风、寒、燥、湿等外邪侵入人体后,在初期阶段,多有恶寒、苔薄白等表寒症状;如病邪传入气分以后,则出现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唇干、心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症,显示病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