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鸭头

鸭头

《中药大辞典》:鸭头

药材名称鸭头

拼音Yā Tóu

出处《别录》

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

功能主治《别录》:"煮服,治水肿,通利小便。"

复方治阳水暴肿,面赤,烦躁,喘急,小便涩:甜葶苈(炒)二两,熬膏;汉防己末二两;以绿头鸭血同头合捣三千杵,丸梧子大。每木通汤下七十丸,日三服。一方加猪苓一两。(《外台》鸭头丸)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鸭头

药材名称鸭头

拼音Yā Tóu

英文名Duck head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头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s domestica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鸭时取下头部,鲜用。

原形态家鸭,家禽。嘴长而扁平,颈长,体扁。翅小,覆翼羽大。用面如舟底。尾短,公鸭尾有卷羽4枚。羽毛甚密,色有全白、栗壳、黑褐等不同。公鸭颈部多黑色而有金绿色光泽,且叫声嘶哑。脚矮,前3趾有蹼,后1趾略小。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鸭喜合群,胆怯。无飞翔力,善游泳。主食谷类、蔬菜、鱼虫等。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定型的3个类型为北京鸭、金定鸭(卵用麻鸭)、高脚鸭(卵肉兼用型)。

性味甘;淡;凉

归经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主水肿尿涩;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外用:适量,涂敷。

复方治阳水暴肿,面赤,烦躁,喘急,小便涩:甜葶苈(炒)二两,熬膏;汉防己末二两 ;以绿头鸭血同头合捣三千杵,丸梧子大。每木通汤下七十丸,日三服。一方加猪苓一两。 (《外台》鸭头丸)

各家论述《别录》:煮服,治水肿,通利小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茄冬

    药材名称水茄冬拼音Shuǐ Qié Dōnɡ别名水贡仔来源药材基源:为玉蕊科植物玉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rringtonia racemosa(L.)Spreng. [ Eugenia ra

  • 鸱骨

    《中药大辞典》:鸱骨药材名称鸱骨拼音Chī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翅骨。功能主治《圣惠方》:"治鼻衄不止。老鸱翅关大骨,微炙,捣细罗为散,少少吹入鼻中。"摘录《中药

  • 滇茵陈

    药材名称滇茵陈来源菊科滇茵陈Artemisia mairei Lev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功能主治除湿热,散风解郁,发汗利尿。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横经席

    《全国中草药汇编》:横经席药材名称横经席拼音Hénɡ Jīnɡ Xí别名篦子王、梳篦王、薄叶红厚壳、独角风、铁将军、跌打将军、碎骨莲、皮子黄来源藤黄科胡桐属植物薄叶胡桐Caloph

  • 香茹

    药材名称香茹拼音Xiānɡ Rú别名矮鬼针草、鹿角草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香茹的全草。夏、秋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草本,高15~35厘米。茎有纵棱。叶片羽状分裂,裂片线形;根生叶具

  • 百脉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脉根药材名称百脉根拼音Bǎi Mài Gēn别名黄花草、牛角花、黄瓜草、小花生藤、地羊鹊、斑鸠窝来源豆科百脉根属植物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以

  • 灰绿水苎麻

    药材名称灰绿水苎麻拼音Huī Lǜ Shuǐ Zhù Má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灰绿水苎麻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macrophyllaHornem.var.canescen

  • 猕猴梨

    药材名称猕猴梨拼音Mí Hóu Lí别名圆枣子、藤梨(《河南中草药手册》),洋桃藤(《贵州药植目录》)。出处《河南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猕猴槐科植物软枣猕猴桃的根、叶。秋、冬

  • 射鸡尾

    药材名称射鸡尾拼音Shè Jī Wěi别名人头发、飞惊草、铁包针(《贵州民间方药集》),青根、大石韦、剑刀草、大金刀、青叶红、叶上子、双蒜子、大骨牌草、七星剑、骨牌草、岩红豆(《湖南药物志》

  • 鹿葱

    药材名称鹿葱拼音Lù Cōnɡ出处《群芳谱》载有鹿葱,并将其与萱花对比异同,认为鹿葱色颇类萱,但无香,叶与花茎亦不同。其叶圆而翠绿,叶枯死而后花;一茎虚心,有花五六朵并于顶,花七八瓣。古代文献有关鹿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