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葵

黄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葵

药材名称黄葵

拼音Huánɡ Kuí

别名麝香秋葵山油麻、假棉桃、假三棯、水芙蓉、假芙蓉

来源锦葵秋葵属植物黄葵Abelmoschus moschatus (L.) Medic.,以根、叶、花入药。秋季采根,鲜用或晒干;夏秋采叶,多鲜用;夏季采花,浸于香油中。

性味微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拔毒排脓。

根:用于高热不退,肺热咳嗽,产后乳汁不通,大便秘结,阿米巴痢疾,尿路结石。

叶:外用治痈疮肿毒,瘭疽,骨折。

花:外用治烧烫伤。

用法用量3~5钱。叶外用适量敷患处。花浸油外搽。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黄葵

药材名称黄葵

拼音Huánɡ Kuí

别名野芙蓉、假棉花(《广西中草药》),假山稔、毛夹(《海南植物志》)。

出处《广西中草药》

来源锦葵科植物黄葵。夏、秋采收。

原形态黄葵,又名:麝香秋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约1米,全株被长租硬毛。叶互生,掌状5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有时3~5浅裂,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近戟形,两面均有粗毛,上部的叶片较小;托叶钻形。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3~8厘米;小苞片7~10枚,线状披针形,脱落;花萼佛焰苞状,长2~3厘米;花冠鲜黄色,中央暗紫色,径约10厘米;雄蕊管长约2.5厘米;花柱枝5,柱头盘状。蒴果卵状长圆形,长5~6厘米,具短喙,果皮薄革质,被粗毛。种子肾形,有纵列乳头状突起,揉之微有麝香味。花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谷、沟旁、路边、旷野草丛中。分布广西、广东、云南、湖南、江西、台湾等地。

化学成分干叶中含有β-谷甾醇及其β-D-葡萄糖甙。鲜花瓣中含有β-谷甾醇和杨梅树皮素及其葡萄糖甙。干的果实外皮中仅有β-谷甾醇。种子中含α-脑磷脂、磷脂酰丝氨酸及其缩醛磷脂和胆碱缩醛磷脂,并含有麝香样香气的麝香梨内酯。

药理作用种子可用于头痛。它还有一种吸附能力(相当于炭末的43%),能使蛇毒灭活。叶在体外有某些抗菌作用,植物的地上部分及果实有杀昆虫作用。麝香梨内酯虽有内酯结构,但无强心作用。

性味《广西中草药》:"味微甘,性凉。"

功能主治《广西中草药》:"解毒消肿,排脓止痛。治痈疮肿痛,无名肿毒,蛇头疮。"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葵

药材名称黄葵

拼音Huánɡ Kuí

英文名Muskmallow

别名罗裙博、起风瘀、假三菍、野芙蓉、假棉花水芙蓉、假芙蓉、药虎、磟碡草、三脚鳖、三脚破。

出处出自《广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葵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elmoschus moschatus Medic.[Hibiscus abelmoschu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黄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2m。被租毛。叶互生;叶柄长7-15cm,疏被硬毛;托叶线形,长7-8mm;叶通常掌状5-7深裂,直径6-15cm,裂片披针形至三角形,边缘具不规则锯齿,偶有浅裂似槭叶状,基部心形,两面均疏被硬毛。花单生于叶腋间,花梗长2-3cm,被倒硬毛,小苞片8-10线形,长10-13mm;花萼佛焰苞状,长2-3cm,5裂,常早落;花黄色,内面基部暗紫色,直径7-12cm;雄蕊柱长约2.5cm,平滑无毛,花柱分枝5,柱头盘状。蒴果长圆形,长5-6cm,先端尖,被黄色长硬毛。种子肾形,具腺状脉纹,具?香味。花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生于平原、山谷、溪涧旁或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有栽培。

化学成分黄葵叶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花含β-谷甾醇,杨梅树皮素(myricetin),杨梅树皮素-葡萄糖甙(myricetin-glucoside)。干果壳含β-谷甾醇。种子含a-脑磷脂(a-cephalin),磷脂酸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磷脂酸丝氨酸缩醛磷脂(phosphatidylserine plasmalogen)和胆碱缩醛磷脂(phosphatidylcholine plasmalogen)。

黄葵还含菜油甾醇(campesterol),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胆甾醇(cholesterol)及麦角甾醇(ergosterol)。

药理作用种子可用于头痛。它还有一种吸附能力(相当于炭末的43%),能使蛇毒灭活。叶在体外有某些抗菌作用,植物的地上部分及果实有杀昆虫作用。麝香梨内酯虽有内酯结构,但无强心作用。

性味微甘;性寒

归经心;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下乳通便。主高热不退;肺热咳嗽;痢疾;大便秘结;产后乳汁不通;骨折;痈疮脓肿;无名肿毒及水炎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广西中草药》:解毒消肿,排脓止痛。治痈疮肿痛,无名肿毒,蛇头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球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球兰药材名称球兰拼音Qiú Lán别名雪球花、金雪球、绣球花藤、玉绣球、壁梅、石梅、蜡兰、金丝叶、草鞋板、爬岩板来源萝藦科球兰属植物球兰Hoya carnosa

  • 菝葜

    《全国中草药汇编》:菝葜药材名称菝葜拼音Bá Qiā别名金刚藤、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根状茎。其叶也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

  • 三分丹

    药材名称三分丹别名蛇花藤来源萝藦科三分丹Tylophora atrofolliculata Met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性味甘、微辛,平。有毒。功能主治祛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风湿

  • 羊肌藤

    药材名称羊肌藤拼音Yánɡ Jī Ténɡ别名老鼠吹箫、风藤草、鸡舌头叶来源清风藤科羊肌藤Sabia yunnanensis Franch.,以根皮、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江西、云

  • 地浆

    《中药大辞典》:地浆药材名称地浆拼音Dì Jiānɡ别名土浆(陶弘景),地浆水(《会约医镜》)。出处《本草经集注》制法掘黄土地作坎,深约二尺许,灌水,搅混,俟其沉淀,取上面清液,即为地浆水。

  • 山乌珠叶

    药材名称山乌珠叶拼音Shān Wū Zhū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轮叶蒲桃的叶或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grijsii (Hance) Merr. Et Perry采收和储

  • 红叶树子

    药材名称红叶树子拼音Hónɡ Yè Shù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山龙眼科植物小果山龙眼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ia cochinchinensis Lour.[H.tonkinensis

  • 大唇马先蒿

    药材名称大唇马先蒿拼音Dà Chún Mǎ Xiān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大唇马先蒿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dicularis rhinanthoides Schrenk.subs

  • 藤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黄药材名称藤黄拼音Ténɡ Huánɡ别名海藤、玉黄、月黄来源藤黄科藤黄Garcinia hamburgy Hook. f.,以胶树脂入药。生境分部越南、泰国

  • 小毛香

    药材名称小毛香拼音Xiǎo Máo Xiānɡ别名火绒草、小白头翁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火艾的花。秋季采收,哂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丛生,细长,直立,被白色绵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