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之一。见《针灸逢源》。《理瀹骈文》载阳燧锭的制法:用硫黄一两五钱,铜勺化开,依次入川乌、草乌、蟾蜍、硃砂细末各一钱,僵蚕一条(研细末),冰片、麝香各二分,搅匀后倒入瓷盆内,荡转成片状,剪成麦粒大小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患处肉上起头,大如黍米,色稍黑,四边微赤多痒,治见疗疮条。
医经类著作。龙伯坚撰。此书分六篇探讨了《黄帝内经》的著作时代、主要内容及其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并提出此书的整理办法,对研究内经专题及医学史有一定参考价值。1980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文人。字渊如。江苏阳湖(武进东)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督粮道等官职。受乾嘉考据学风的影响,深究经史文字音训之学,校勘书籍较多。在医学方面,曾据《证类本草》对《神农本草经
自我按摩方法名。《医学入门·保养》:“先静坐存中气,后挺身,以两手相叉,极力扒左扒右各七次。扒左侧头向右,扒右侧头向左。如此者三、五次,静坐良久。善和脾胃,进饮食;兼治臂腰拘挛。与开关法相续行之,亦可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墓头回之别名,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三方。羌活、麻黄、川芎、菊花、蔓荆子、石膏、防风、前胡、黄芩、细辛、枳壳、茯苓、甘草各七分,白芷、薄荷各五分,生姜三片。水煎服。治破伤风,搐痓不已。
雀斑之俗称。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雀斑。详该条。
腹的上部,位于胸部与脐之间的部分。《灵枢·经脉》:“是主血所生病者,……大腹水肿。”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关元,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