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万丈深茎叶

万丈深茎叶

《中药大辞典》:万丈深茎叶

药材名称万丈深茎叶

拼音Wàn Zhànɡ Shēn Jīnɡ Yè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万丈深茎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万丈深"条。

性味苦微甜,平。

功能主治发汗。治外感无汗,风湿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万丈深茎叶

药材名称万丈深茎叶

拼音Wàn Zhànɡ Shēn Jīnɡ Yè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Woody Hawksbeard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绿茎还阳参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epis lignea (Van.) Babc.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绿茎还阳参多年生草本,高15-40cm,有白色乳澎。根圆柱形,甚长,有乳汁。茎直立,丛生,木质,从基部或中部以下帚关分枝。基生叶倒披针形,长3-4.5cm,宽0.6-1cm,先端钝圆具短尖,基部楔形渐狭成柄,边缘疏生小齿;茎生叶互生,退化为鳞片状,呈狭长三角形或条形,长1-3cm,锐尖,基部宽,抱茎,全缘;最上产叶丝状。头状花序小,有小花7-12朵,排成必圆锥花序;梗细,长0.5-5cm;总苞圆柱形至钟状,长7-9mm;外层总苞片5-6,披针状条形,为内层总苞片的1/3-1/2,先端渐尖,内层总苞片8-11,披针形,先端钝,有睫毛,边缘膜质;全为舌状花,黄色,长10-11mm,先端5齿裂。瘦果纺锤形,褐色,长4-5mm,有10-12条比值肋;冠毛白色。

性味味苦;微甜;性平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主外感无汗;风湿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貒膏

    《中药大辞典》:貒膏药材名称貒膏拼音Tuàn Gāo别名貒脂(《本草拾遗》),貒猪膏(《食医心镜》),猪獾油(王玷桂《不药良方》),貒油(《纲目拾遗》),土猪油(《四川中药志》)。出处《唐本

  • 一枝蒿

    《中药大辞典》:一枝蒿药材名称一枝蒿拼音Yì Zhī Hāo别名蜈蚣草(《分类草药性》),乱头发(《贵州民间方药集》),一支蒿、飞天蜈蚣(《贵阳民间药草》),羽衣草(《贵州草药》),千条蜈蚣

  • 麒麟吐珠

    药材名称麒麟吐珠拼音Qí Lín Tǔ Zhū别名青丝线、麒麟塔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虾衣草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ejerella guttata (Brand.) Bremek. [

  • 灯台莲

    药材名称灯台莲拼音Dēnɡ Tái Lián英文名Tuber of Serrate Sikoku Jackinthepulpit别名路边黄、蛇包谷、老蛇包谷出处始载于《湖北宜昌》。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

  • 沼生柳叶菜

    药材名称沼生柳叶菜拼音Zhǎo Shēnɡ Liǔ Yè Cài别名独木牛[藏名]、水湿柳叶菜来源柳叶菜科沼生柳叶菜Epilobium palustre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

  • 臭山羊

    《中药大辞典》:臭山羊药材名称臭山羊拼音Chòu Shān Yánɡ别名臭常山(《中国植物图鉴》),臭苗(《中国药植志》),大山羊、骚牯羊、地栀子、栀子黄(《贵州民间方药集》),和

  • 大皂角

    药材名称大皂角拼音Dà Zào Jiǎo来源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 的成熟果实。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性味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开窍,祛痰,

  • 水苏

    《中药大辞典》:水苏药材名称水苏拼音Shuǐ Sū别名芥蒩(《本经》),鸡苏(《吴普本草》),香苏、龙脑薄荷(《补缺肘后方》),芥苴、劳蒩(《别录》),野紫苏、山升麻、乌雷公、朋头草、陈痧草(《湖南药

  • 皱叶狗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皱叶狗尾草药材名称皱叶狗尾草拼音Zhòu Yè Gǒu Wěi Cǎo别名马草、烂衣草来源禾本科皱叶狗尾草Setaria plicata (Lam.)T. Co

  • 灵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灵香草药材名称灵香草拼音Línɡ Xiānɡ Cǎo别名零陵草、广零陵香、驱蛔虫草、满山香、熏衣草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灵香草Lysimachia foenum-gr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