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乌骨鸡

乌骨鸡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骨鸡

药材名称乌骨鸡

拼音Wū Gǔ Jī

别名乌鸡、武山鸡、羊毛鸡、绒毛鸡、松毛鸡、黑脚鸡、丛冠鸡、穿裤鸡

来源雉科动物乌骨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骨肉。全年均可加工。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气血,退虚热。用于阴虚潮热,消渴,遗精,带下,久痢。

用法用量多入丸剂。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乌骨鸡

药材名称乌骨鸡

拼音Wū Gǔ Jī

别名乌鸡(《普济方》),药鸡(《动物学大辞典)),武山鸡、羊毛鸡、绒毛鸡、松毛鸡、黑脚鸡、丛冠鸡、穿裤鸡(《中药志》),竹丝鸡(《陆川本草》)。

出处《纲目》

来源为雉科动物乌骨鸡或除去内脏的全体

原形态乌骨鸡,为家鸡之一种。

休躯短矮而扎头小,颈短,具肉冠,耳叶绿色,略呈紫蓝。遍体毛羽色白,除两翅毛羽外,全呈绒丝状;头上有一撮细毛突起,下颌上连两填面生有较多的细短毛。皮、肉、骨、嘴均乌色。翘较短,而主翼羽的羽毛呈分裂状,致飞翔力特别强。毛脚,5爪。跖毛多而密。

本种除白毛者外,尚有黑毛乌骨者、斑毛乌骨者及肉白骨乌者等。多为人工饲养。

生境分部原产江西泰和县。现其它地区亦有饲养。

性味甘,平。

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本草汇》:"味甘咸,平。"

③《医林纂要》:"甘,温。"

归经入肝、肾经。

①《本草经疏》:"走肝、肾血分。"

②《本草撮要》:"入手太阴、足厥阴、少阴经。"

功能主治养阴退热。治虚劳骨蒸羸瘦,消渴,脾虚滑泄,下痢口噤,崩中,带下。

①《滇南本草》:"补中止渴。"

②《纲目》:"补虚劳羸弱,治消渴,中恶,益产妇,治女人崩中带下虚损诸病,大人小儿下痢噤口。"

③《本草通玄》:"补阴退热。"

④《本草再新》:"平肝祛风,除烦热,益肾养阴。"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烧存性研末,或入丸、散。

复方①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咽干颊赤,心怯潮热,盗汗减食,咳嗽脓血:人参黄芪柴胡前胡黄连黄柏当归、白茯苓、熟地黄、生地黄白芍药、五味子知母、贝母、川芎白术各五钱。上为粗末,用雄鸡乌骨者,重二斤以上一只,须新生肥壮者,去毛、血洗净,入前药在肚,以线缝定,用好腊酒入锅中,放鸡在内,酒约过鸡背上一寸为度,肠脏放在鸡外,同煮极烂,拆开,同药晒干,研为细末,用原汁打蒸饼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食前,米汤或沸汤送下。(《杏苑生春》乌鸡丸)

②治噤口痢因涩药太过伤胃,闻食口闭,四肢逆冷:乌骨鸡一只,去毛、肠,用茴香、良姜、红豆陈皮、白姜、花椒、盐,同煮熟烂。以鸡令患者嗅之,使闻香气,如欲食,令饮食汁内,使胃气开。亦可治久痢。(《普济方》乌鸡煎)

③治脾虚滑泄:乌骨母鸡一只,治净。用豆蔻一两,草果2枚,烧存性,掺入鸡腹内,扎定煮熟。空腹食之。(《纲目》)

④治妇人虚劳血气,赤白带下:当归黄芪各六两,生、熟地黄、香附子各四两,茯苓三两,人参、官桂、地骨皮各二两。上药用(雄)乌骨白鸡一只,笼住,将黄芪末和炒面丸鸡头大喂鸡服,生眵,吊死,肠肚洗净,捋毛椎碎骨,入前药鸡腹内,用酒、醋各一瓶,煮一宿,取骨焙枯,研,共为细末,用汁打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下。(《袖珍方》乌鸡煎丸)

⑤治亦白带下及遗精白浊,下元虚惫者:白果、莲肉、江米各五钱,胡椒一钱,为末。乌骨鸡一只,如常治净,装入鸡腹煮熟。空心食之。(《纲目》)

⑥治久疽中朽骨:乌骨鸡胫骨,以信砒实之,盐泥固济,火煅通红,地上出火毒,用骨研细,饭丸如粟米大。以纸皮拈送入窍内,外以拔毒膏药封之。(《医学正传》)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乌骨鸡

药材名称乌骨鸡

拼音Wū Gǔ Jī

英文名Black-bone Silky Fowl

别名乌鸡、药鸡、武山鸡、羊毛鸡、绒毛鸡、松毛鸡、黑脚鸡、丛冠鸡、穿裤鸡、竹丝鸡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纲目》:乌骨鸡,有白毛乌骨者,黑毛乌骨者,斑毛乌骨者,有骨、肉俱乌者,肉白骨乌者;但观鸡舌黑者,则骨肉俱乌,入药更良。

来源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乌骨鸡去羽毛及内脏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去羽毛及内脏,取内及骨骼鲜用。亦可冻存、酒浸贮存,或烘干磨粉备用。

原形态乌骨鸡,体躯短矮而小。头小,颈短,具肉冠,耳叶绿色,略呈紫蓝。遍体毛羽色白,除两翅羽毛外,全呈绒丝伏;头上有一撮细毛突起,下颌上连两颊面生有较多的细短毛。翅较短,而主翼羽的羽毛呈分裂状,致飞翔力特别强。毛脚,5爪。跖毛多而密,也有无毛者。皮、肉、骨均黑色。也有黑毛乌骨、肉白乌内、斑毛乌骨等变异种。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各地均有人工饲养。乌骨属于肉用型品种,与其他家鸡相比,乌骨鸡具有以下几种特征:①形态特征和类型分化性状明显,表明它具有很外的驯养历史和很高的驯化水平。②吡食性强,掘土习性明显,适应于集群放牧饲养。③体态轻盈、灵活、好阗。④就巢性强,成鸡每产蛋20枚左右即出现“抱窝”行为,停止产蛋1个月左右。故每年只产蛋50-60枚。⑤生长发育较慢,一般幼雏到60天龄时,体重仅60g左右,180天龄时才能性成熟,开始产蛋。⑥比其他鸡种更能适应潮湿气候。⑦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高于其他鸡种。

资源分布:主要有3个类型:①白丝羽乌骨鸡。主产于江西泰和地区,扩散到了全国各地,以及国外。②白扁羽型乌骨鸡。主产于浙江省江山地区,扩散到华东各地。③黑扁羽型乌骨鸡。主产于云南昭通地区、陕西略阳地区,数量也比较多,仅零星扩散到全国各地。

性状本品体小,头小,其皮肉、骨、嘴均呈乌色,亦有肉白者,但其内为乌色,以骨、肉、舌、俱乌煞费苦心为佳。

化学成分含铜、锌、锰等元素,还含胡萝卜素(carotene)、乌鸡黑素等。

药理作用食入乌鸡骨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炮制将乌骨鸡宰杀后浸入开水中,除去毛及内脏。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肝;肾;肺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气血;退虚热。主虚劳赢瘦;骨蒸痨热;消渴;遗精;久泻;久痢;崩中;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或入丸、散。

注意凡实证,邪毒未清者不宜服。

复方乌鸡煎丸《袖珍方》:妇人虚劳血气、赤白带下;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乌骨鸡补血益阴,则虚劳赢弱可除,阴回热去,则津液自生,渴自止矣。阴平阳秘,表里固密,邪恶之气不得入。心腹和而痛自止。益阴,则冲、任、带三脉俱旺,故能除崩中带下一切虚损诸疾也。

2.《滇南本草》:补中止渴。

3.《纲目》:补虚劳赢弱,治消渴,中恶,益产妇,治女人崩中带下虚损诸病,大人小儿下痢噤口。

4.《本草通玄》:补阴退热。

5.《本草再新》:平肝祛风,除烦热,益肾养阴。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橹罟子

    《中药大辞典》:橹罟子药材名称橹罟子拼音Lǔ Gǔ Zǐ别名露兜子(《岭外代答》),竻波罗(《岭南采药录》),假菠萝(《生草药手册》),山波罗(《岭南草药志》),野菠萝(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熊肉

    《中药大辞典》:熊肉药材名称熊肉拼音Xiónɡ Ròu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熊胆"条。化学成分罐头熊肉(品种未详)含

  • 鲳鱼

    《中药大辞典》:鲳鱼药材名称鲳鱼拼音Chānɡ Yú别名鮀鱼(《临海异物志》),昌侯龟、昌鼠(《本草拾遗》),狗瞌睡鱼(《岭表录异》),鲳鳊(《医林纂要》),镜鱼、平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

  • 白花草

    药材名称白花草拼音Bái Huā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鹅毛玉凤花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benaria dentata (Sw.)Schltr.[Orchis dentata Sw.

  • 西藏花椒

    药材名称西藏花椒拼音Xī Zànɡ Huā Jiāo别名西藏野花椒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西藏花椒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anthoxylum tibetanum Huang采收和储藏:9-1

  • 礁膜

    药材名称礁膜拼音Jiāo Mó英文名reef Monostroma别名绿紫菜、苔皮、石菜、大本青苔菜、由菜、绿苔、青菜出处始载于《中国经济海藻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礁膜科植物礁膜及袋礁膜的藻体。拉丁植物

  • 野火绳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火绳药材名称野火绳拼音Yé Huǒ Shénɡ别名子金根、小白药、小火绳、澜沧扁担杆来源椴树科野火绳Grewia lantsangensis Hu,以根内皮入

  • 痢止蒿

    《中药大辞典》:痢止蒿药材名称痢止蒿拼音Lì Zhǐ Hāo别名止痢蒿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痢止蒿的全草。夏季采收,洗净,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匐枝横走,节

  • 鸭卵

    《中药大辞典》:鸭卵药材名称鸭卵拼音Yā Luǎn别名鸭子(孟诜),鸭蛋(《医钞类编》)。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蛋。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化学成分每100克

  • 柿皮

    《中药大辞典》:柿皮药材名称柿皮拼音Shì Pí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外果皮。功能主治贴疔疮、无名肿毒。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柿皮药材名称柿皮拼音Shì Pí